瘢夷的意思、瘢夷的詳細解釋
瘢夷的解釋
(1).創傷。《新唐書·李德裕傳》:“至 元穎 時,(蠻)遇隙而發,故長驅深入,蹂剔千裡,蕩無孑遺。今瘢痍尚新,非痛矯革,不能刷一方恥。”
(2).指使受創傷,受損傷。《新唐書·西域傳上·吐谷渾》:“前日 王孝傑 自 河源軍 徙 耽爾乙句貴 置 靈州 ,既其叛,乃入牧坊掠羣馬,瘢夷州縣,是則遷中土無益之成驗。”
詞語分解
- 瘢的解釋 瘢 ā 瘡痕,疤瘌,斑點:刀瘢。瘡瘢。汗瘢。雀瘢。 皮膚上的一點:“美玉可以減瘢。” 缺點或過失。 筆畫數:; 部首:疒; 筆順編號:
- 夷的解釋 夷 í 中國古代稱東部的民族:東夷。九夷(古時稱東夷有九種)。 中國舊時指外國或外國的:華夷雜處(?)。 平,平坦,平安:化險為夷。 弄平:夷為平地。 消滅:夷滅。族夷(誅殺犯罪者家族)。 等輩:“諸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瘢夷”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瘢夷”是一個聯合式結構的形容詞,由“瘢”(疤痕)和“夷”(創傷)組合而成,最初指身體上的傷疤或瘡痍。後引申為比喻戰争、災難等造成的嚴重破壞或損失,如“戰火過後,山河瘢夷”。
二、詳細釋義
- 創傷
指具體的身體傷痕或器物破損痕迹。《新唐書·李德裕傳》中“今瘢痍尚新”即用此意,形容戰争後的殘破景象。
- 使受損傷
作動詞時表示施加破壞,如《新唐書·西域傳》提到“瘢夷”被用于描述軍事行動對地區的摧殘。
三、結構與用法
- 詞性:兼具名詞(創傷)和動詞(造成創傷)的雙重用法。
- 語體: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文獻,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四、近義詞與相關表達
- 瘡痍滿目:強調破壞後的慘狀。
- 滿目蒼夷:與“瘢夷”的比喻義相近,但更側重視覺沖擊。
五、字源解析
- 瘢:《說文解字》釋為“痍也”,即創傷愈後的疤痕。
- 夷:此處取“創傷”義項,與“痍”相通,如“夷傷”一詞。
注:如需查看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新唐書》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瘢夷這個詞是指疤痕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疒和夷,其中疒表示疾病,夷表示平整的皮膚,通過這兩個部首的組合構成了瘢夷這個詞。根據《辭源》的記載,瘢夷源自于古代漢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瘢夷字的構字規則為疒+誇+夷。繁體字中的瘢夷與簡體字相同,沒有發生變化。
以下是一些關于瘢夷的例句:
1. 他的手上留下了幾處瘢夷,是他年輕時參加戰鬥的傷痕。
2. 這個傷口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瘢夷漸漸消退了。
3. 她臉上的瘢夷是她勇敢抵抗時的證明。
瘢夷的組詞可以有疤痕、疵瘢等。近義詞有傷痕、疤痕等,而反義詞則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注意,若你有其他相關問題,我将很樂意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