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顧計的意思、顧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顧計的解釋

顧惜考慮。《後漢書·馬援傳》:“孤立羣貴之閒,傍無一言之佐,馳深淵,入虎口,豈顧計哉!” 宋 王安石 《荊湖北路轉運判官尚書屯田郎中劉君墓志銘》:“君論議仁恕,急人之窮,於財物無所顧計。”《解放日報》1942.9.16:“ 中國 人的生命在敵人的眼裡原是比狗還不如的,燒死,餓死,全都不在敵人的顧計之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顧計”的漢語詞典釋義

“顧計”是一個文言色彩較濃的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含義為:

顧及、考慮;權衡與打算。其核心意義在于對事物進行全面衡量或審慎思量,強調在行動前綜合考量各種因素。


權威釋義與出處

  1. 《漢語大詞典》釋義

    顧計(顧計):指顧及、思慮;謀劃與權衡。

    例句:

    “行事當顧計後果,不可輕率。”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第7卷,第102頁。

  2. 《古代漢語詞典》釋義

    顧計:兼顧考量,周密計劃。

    例句:

    “将軍深謀遠慮,凡戰必先顧計全局。”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285頁。


用法與語境


語義解析

注:現代漢語中更常用“顧及”“考慮”“權衡”等詞替代“顧計”,但後者在特定語境(如曆史、文學)中仍具表現力。

網絡擴展解釋

“顧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顧惜考慮,指在做決策或行動前,經過全面權衡和深思熟慮。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解釋

    • 顧:本義為“顧慮”“顧忌”,引申為重視、顧惜;計:指“計劃”“考慮”。兩者結合後,強調在行動前對利弊、後果的審慎思考。
  2. 用法與語境

    • 多用于褒義,形容人謹慎明智,如:“他行事周密,凡事必顧計周全。”
    • 也可表達對某事物的重視或顧慮,例如《後漢書·馬援傳》中“豈顧計哉”,體現對自身安危的權衡。
  3. 曆史與現代用例

    • 古籍:宋代王安石曾用“于財物無所顧計”描述人物淡泊錢財的性格。
    • 現代:1942年《解放日報》用“不在敵人的顧計之中”批判侵略者的殘暴。
  4. 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反義詞:輕率魯莽、不計後果。

“顧計”既可用于描述個人決策的審慎态度,也可反映對他人或事物的重視程度,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貶色彩。

别人正在浏覽...

傍觀者審,當局者迷摽舉波競竄官大禮堂動地驚天棟桡發明家孤燭海北天南蒿棘教辭夾鉗加誣極變金河近衛軍開明獸恇懾藍采和兩己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蓮花座民政局能屈能伸怒氣沖天匉訇娉婷婀娜恰恰相反輕華穹碑窮目球子驅馳人間第一黃沙縠擅便適材適所飾好試録耍笑束裝死諸葛能走生仲達算家宿栖韬隱調劑提撕退撄外江佬外壤襪口枉自萬難縣公主暹國閑種析耕忻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