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限文書的意思、甘限文書的詳細解釋
甘限文書的解釋
官府規定在一定期限内必須完成公差的文書。《水浒傳》第四九回:“弟兄兩個當官受了甘限文書。”京劇《獵虎記》第一場:“知府大人不容分說,勒令我二人當堂立下甘限文書!”
詞語分解
- 甘的解釋 甘 ā 甜,味道好:甘甜。甘苦。甘冽。甘落。甘之如饴。同甘共苦。甘旨(美味的食物)。 美好:甘雨(適時而有益于農事的雨)。甘霖。 自願,樂意:甘願。甘拜下風。 姓。 苦 筆畫數:; 部首:甘; 筆順
- 文書的解釋 ∶指公文、書信、契約等手把文書口稱敕。;;唐; 白居易《賣炭翁》文書下行直省。;;清; 方苞《獄中雜記》 ∶從事公文、書信工作的人員 ∶文字書籍詳細解釋.文字圖籍。《史記·李斯列傳》:“明法度,定律
專業解析
“甘限文書”是中國古代官府文書的一種特殊形式,指由責任人自願籤署、承諾在指定期限内完成某項任務(如繳納賦稅、緝捕罪犯、修繕工程等)的保證書。若未能按期完成,甘願接受官府處罰。其核心在于“甘限”二字,即“甘願受限期約束”。以下是詳細解釋:
-
定義與性質:
- 它是一種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諾性公文或契約文書。
- 籤署人(通常是下級官吏、衙役、裡甲負責人或相關責任人)需在文書中明确承諾完成特定任務的具體期限(“限”)及未能完成的懲罰措施,并表明“甘願”承擔後果。
- 其性質介于行政命令與民間契約之間,是官府推行政策、落實責任的一種強制性管理手段,體現了古代“保甲連坐”、“責任到人”的管理思想。
-
文書結構與内容:
- 通常包含以下要素:責任人姓名身份、承諾完成的具體事項(如“追捕盜賊”、“催征錢糧”)、明确的完成期限(如“某月某日”)、未能完成的甘願接受的懲罰(如“甘罪”、“甘受責罰”)、籤署日期、責任人畫押(或籤字)。
- 懲罰措施多樣,輕則杖責、罰俸,重則需賠償損失或承擔更嚴厲的刑罰。
-
主要用途:
- 賦稅征收:裡長、甲首需籤署甘限文書,保證在期限内收齊本裡本甲的稅糧。
- 緝捕罪犯:捕快、衙役需籤署甘限文書,限期捉拿指定案犯。
- 公共事務:如限期完成河道疏浚、城牆修繕等工程。
- 司法執行:保證在限期内完成判決的執行,如追贓、賠償等。
-
法律效力與特點:
- 強制性:一旦籤署,即對責任人産生法律約束力,官府可依據文書進行處罰。
- 自願性表象:文書強調“甘願”,但實際常帶有強制色彩,責任人往往迫于官府壓力籤署。
- 責任明确:将官府的整體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個人,明确責任和時限。
- 效率工具:是古代官府克服信息不對稱、提高行政效率(尤其在催科、捕亡等緊迫事務上)的重要手段。
-
曆史實例與記載:
- 在宋代司法檔案《名公書判清明集》中就有捕盜官兵因未能按“甘限”捕獲盜賊而受罰的記載。
- 明清時期,尤其在賦役征發(如“催科”)和治安管理(如“捕亡”)中,籤署甘限文書是普遍做法。地方志、刑科題本等史料中可見相關案例。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對“甘限文書”有明确定義,指出其為“舊時官府規定限期完成某事,到期不能完成,受杖責,稱‘甘限’”。該詞典是漢語詞彙研究的權威工具書。
- 《中國曆代契約粹編》(張傳玺主編):收錄了大量曆代契約文書,其研究有助于理解包括甘限文書在内的古代各類契約(含官文書)的形式、内容及法律效力。該書是研究中國古代契約的重要學術彙編。
- 《明代司法初探》等法制史研究著作:探讨了甘限文書在明代司法實踐(如捕亡、催科)中的具體應用及其反映的行政與法律制度特點。此類專著提供了曆史背景和深度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甘限文書”是古代官府使用的一種強制性公文,主要含義和特點如下:
一、基本解釋
指官府強制規定公差人員在一定期限内必須完成任務的書面文件。所謂"甘限"表面上指當事人"甘願"接受期限約束,實則是官府強制要求的委婉表達。
二、出處與例證
該詞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
- 《水浒傳》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寶兄弟被官府勒令限期捕虎,被迫籤署此類文書
- 京劇《獵虎記》第一場:知府強迫獵戶立下捕虎期限文書
三、詞源解析
- 甘:原指自願,此處體現古代公文中強制要求的修辭手法
- 限:明确的任務期限
- 文書: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文件
四、補充說明
這類文書常見于明清時期的差役管理,多用于追捕逃犯、征收賦稅等緊急公務,逾期未完成者将受刑罰。其本質是通過書面形式将行政強制合法化。
别人正在浏覽...
凹凸花白笃耨辨激避刑不吊不露形色産舍茶仙陳省身雌聲詞署寸劄蹙迫大佃丹冊堆垜場梵刹風動工具風潑負荊福佑公案乖迕挂練關董光油油故鄉含商咀徵華首悔寤湔祓腳絣剿戮汲绠精簡靜氣棘圍刊人口筭虧折老咬蟲淩并柳火留獄驽頑排遷鹙梁诠發神文手定收離聚散鼠璞屬讬壇卷脫穎而出五通神詳辨香港車先行詞閑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