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蹙迫的意思、蹙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蹙迫的解釋

(1).逼迫。 宋 陸遊 《歲暮感懷以馀年諒無幾休日怆已迫為韻》:“困窮禮義廢,盜賊起蹙迫。”

(2).逼近。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園籬》:“其栽榆與柳……數年成長,共相蹙迫,交柯錯葉,特似房櫳。”

(3).損傷。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養氣》:“若銷鑠精膽,蹙迫和氣,秉牘以驅齡,灑翰以伐性,豈聖賢之素心,會文之直理哉!” 周振甫 注:“蹙迫和氣,損傷和順的體氣。” 姜書閣 述:“若銷鑠精神,蹙傷和氣,疲日伐性於辭翰之場,又豈聖賢會文之素心哉!”

(4).困窘,窘迫。《周書·賀拔勝傳》:“城圍蹙迫,事等倒懸,請告急於大軍,乞師為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蹙迫”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ù pò,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因壓力、困境或緊急情況而使人感到逼迫、窘迫或束縛的狀态。例如形容時間緊迫、形勢嚴峻或心理壓力大。


二、詳細解釋

  1. 逼迫
    強調外界壓力導緻行動受限或精神緊張。如宋代陸遊詩句“盜賊起蹙迫”,描述社會動蕩下的壓迫感。

  2. 逼近
    指時間或空間上的迫近。如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共相蹙迫”,形容植物生長後互相擠壓的狀态。

  3. 損傷
    引申為對身心健康的損害。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提到“蹙迫和氣”,指過度消耗精力會損傷體氣。

  4. 困窘
    如《周書》中“城圍蹙迫”,描述被圍困時的窘迫處境。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

急迫、緊迫、逼迫、窘迫(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例句或曆史典故,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文心雕龍》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蹙迫》一詞是一個動詞,意思是受到壓迫或困擾。它的拆分部首是足和冊,共有12個筆畫。該詞源于古代漢語,是由“足”(表示踩壓)和“冊”(指冊子)兩個字組成的。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一種叫做“籍訛字”的寫法,它的意思與《蹙迫》相同。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的財務問題蹙迫着他,他無法得到解脫。”有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蹙眉、蹙額、蹙眼等。近義詞有:壓迫、困擾,而反義詞則是解脫、舒適。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