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臘制的鼠。語本《尹文子·大道下》:“ 鄭 人謂玉未理者為璞, 周 人謂鼠未臘者為璞。 周 人懷璞謂 鄭 賈曰:‘欲買璞乎?’ 鄭 賈曰:‘欲之。’出其璞視之,乃鼠也,因謝不取。”後用以指低劣的有名無實的人或物。 宋 葉適 《上西府書》:“求駑駘於千裡,抱鼠璞以待價,此智士所以寒心。” 明 劉基 《感時述事》詩:“鼠璞方取貴, 和 璧非所珍。” 清 趙翼 《汪文端師殁已數月以詩哭之》:“贋真乾鼠璞,魔噪野狐禪。”
“鼠璞”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ǔ pú,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該詞源自《尹文子·大道下》的典故:鄭國人将未經雕琢的玉稱為“璞”,而周國人将未臘制(風幹處理)的老鼠也稱為“璞”。周國人曾拿着“鼠璞”向鄭國商人兜售,結果鄭人發現是老鼠後拒絕購買。這一故事揭示了因名稱相同而引發的誤解,後引申為對“名不副實”事物的諷刺。
總結來說,“鼠璞”通過典故生動體現了名實不符的哲理,常用于文學或議論中批評虛假、低劣的事物。
《鼠璞》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鼠和璞。其中,“鼠”字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表示老鼠;“璞”字則表示未經雕琢的玉石。
“鼠”字有六個筆畫,“璞”字有十個筆畫。
《鼠璞》這個詞的來源較為簡單,就是将鼠和璞兩個字組合而成。
在繁體漢字中,“鼠”字的形狀保持不變,而“璞”字則被寫作“璞”。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對于“鼠”字和“璞”字的形狀有所不同。具體來說,“鼠”字的形狀可能是由鼠的圖案演變而來,而“璞”字的寫法可能較為簡化或變形。
1. 他看起來像一塊鼠璞,但是内心卻有着無限的智慧和潛力。
2. 這個作家的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塊未經雕琢的鼠璞,需要讀者去發掘其中的真正價值。
組詞:鼠洞、璞玉、鼠窩。
近義詞:鼠目寸光、玉石在側。
反義詞:璞玉成材、鼠目寸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