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輔賢的意思、輔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輔賢的解釋

輔佐賢能。 宋 曾鞏 《秋夜》詩:“況有鵲巢德,顧方共糟糠,偕老遂不可,輔賢真淼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輔賢"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其含義需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單字本義及古籍用例中分析:

  1. 字義分解:

    • 輔(輔): 本義指車輪外的兩條直木,用以增強車輻承載力(《說文解字》:“輔,人頰車也。”引申為輔助、佐助、扶持之意。《尚書·湯誓》:“爾尚輔予一人。” 指輔佐君王或他人。
    • 賢(賢): 本義指多財(《說文解字》:“賢,多才也。”),引申為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論語·裡仁》:“見賢思齊焉。” 也指才能或德行美好。
  2. 複合詞義: “輔賢”由“輔”與“賢”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是“輔佐賢者” 或“輔助有德才的人”。它強調對賢能之士的支持、幫助和扶持,使其才能得以發揮或事業得以成就。

  3. 典籍用例與釋義佐證: 該詞最直接且重要的出處見于儒家經典《周禮》:

    • 《周禮·地官·鄉大夫》:“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鄉老及鄉大夫帥其吏與其衆寡,以禮禮賓之。厥明,鄉老及鄉大夫、群吏獻賢能之書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貳之。退而以鄉射之禮五物詢衆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興舞。此謂使民興賢,出使長之;使民興能,入使治之。以輔賢能。”
    • 釋義: 在此語境中,“以輔賢能”指(通過鄉射禮等儀式和選拔過程)用以輔助、支持那些被推舉出來的賢者和能者。漢代鄭玄在《周禮注》中解釋相關章節時,也體現了選拔人才以輔助治理國家的思想,可旁證“輔賢”的核心在于支持賢才。
    • 另一處間接相關的記載見于《禮記·文王世子》:“凡祭與養老乞言、合語之禮,皆小樂正诏之于東序。大樂正學舞幹戚,語說,命乞言,皆大樂正授數,大司成論說在東序。凡侍坐于大司成者,遠近間三席,可以問。終則負牆,列事未盡不問。凡學,春官釋奠于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于先聖先師,及行事,必以币。凡釋奠者,必有合也,有國故則否。凡大合樂,必遂養老。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曲藝皆誓之,以待又語。三而一有焉,乃進其等,以其序,謂之郊人,遠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始立學者,既興器用币,然後釋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傧于東序,一獻,無介語可也。教世子。” 其中“取賢斂才”與“輔賢”在尊賢、用賢的思想上相通。
  4. 總結釋義: “輔賢”意指輔助、支持、輔佐賢能或有德才的人。 它體現了古代社會對賢才的尊崇和對其發揮作用所需支持的重視,是一個帶有明确價值取向(尊賢、尚賢)的行為動詞。其使用多見于先秦及漢代典籍,後世逐漸罕用。

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輔賢”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輔佐賢能”,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二、使用場景

  1. 曆史與文學:常用于描述古代臣子輔佐明君的行為,例如宋代曾鞏在《秋夜》詩中寫道:“輔賢真淼茫”,表達對輔佐賢能之難的感慨。
  2. 現代語境:可引申為團隊協作中支持有才能的領導者,或社會活動中助力德才兼備者完成事業。

三、相關拓展

四、注意事項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日常交流更常用“輔佐”“支持”等通俗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例如曾鞏詩句中的“輔賢”還隱含着對理想難以實現的怅惘。

别人正在浏覽...

半月泉八座比方膑骨巢車充腹揣較燈紅酒綠涷雨笃近舉遠獨向返老副郎負羸敢當高奮高枕而卧歸薄閨苑古曆好樣兒河灣何須後半晌腳店嬌媠賈生涕雞旤濟救及利決烈課時空負枯魚過河泣鄰笛梨頭樓觀倫侪雒陽生昧履明穎陌路墨癖木突拚舍鋪驿鉛絲傾險清祉契若金蘭秋舉軟硬不吃如法泡制傷春送從筍枯擡眼停牌土阜相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