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墨癖的意思、墨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墨癖的解釋

指愛墨的癖好。 宋 德洪 《石門題跋·跋達道所蓄伶子于文》:“ 司馬君實 無所嗜好,獨畜墨數百爾。或以為言, 君實 曰:‘吾欲子孫知吾所用此物何為也。’ 達道 之畜書,其亦 司馬 之墨癖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墨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定義
    指對墨的特别喜愛或收藏的癖好,常用于形容文人對傳統書寫工具墨的癡迷。該詞由“墨”(書寫顔料)和“癖”(嗜好)組合而成,強調對墨的獨特情感。

  2. 曆史典故
    宋代德洪在《石門題跋·跋達道所蓄伶子于文》中記載,司馬光(字君實)雖無其他嗜好,卻收藏了數百塊墨。當被問及時,他解釋是為了讓子孫了解墨的用途,體現了“墨癖”的文化傳承意義。

  3. 綜合釋義
    該詞不僅指對墨的單純喜好,還隱含收藏、研究甚至寄托情懷的層面,常見于古代文人群體。例如“達道之畜書,其亦司馬之墨癖也”一句,将藏書與蓄墨類比,突顯文人雅趣。

  4. 延伸關聯
    墨作為傳統文房四寶之一,其制作工藝(如松煙墨、油煙墨)和文化象征意義,進一步解釋了“墨癖”形成的社會背景。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成語關聯(如“嗜痂之癖”“濃墨重彩”),可參考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墨癖的意思

墨癖是指對于書法和繪畫特别鐘愛的習慣或嗜好。墨指的是用于書畫的墨汁或墨塊,而癖表示強烈的偏好或迷戀。因此,墨癖就是對書法和繪畫的狂熱喜愛和追求。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墨字的部首是水(氵)字旁,而它的總筆畫數是15劃。

來源

墨癖一詞首次出現在明代王世貞的著作《王念孫先生墨精未磨》中,用以形容對于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的癡迷。後來,墨癖逐漸成為一個常用詞彙,用來描述對于藝術的熱愛和追求。

繁體

墨癖的繁體字為「墨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墨字的形态稍有不同,其中一種常見的寫法是「黾」加上「口」。另外,墨字也可以以「黑」字作為訛誤寫法。

例句

1. 他從小就對書法産生了深厚的墨癖。

2. 雖然忙于工作,他每天仍然堅持練習書法,可見他對藝術的墨癖。

3. 她的墨癖讓她成為一位出色的畫家。

組詞

1. 書法:表達墨癖的一種方式,通過用筆書寫漢字來展現藝術和審美追求。

2. 繪畫:另一種表達墨癖的方式,通過用筆或刷子在紙或其他媒介上繪制畫作來表達藝術觀念。

3. 藝術:涵蓋了書法、繪畫等形式的創作和表達方式,是墨癖所追求的對象。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癡迷、琢磨、醉心

反義詞:厭惡、無趣、冷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