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府衛的意思、府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府衛的解釋

(1).指 北周 、 隋 、 唐 的府兵制。府兵輪流宿衛京師,故亦稱府兵為府衛。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訓兵》:“自府衛廢,而執兵者皆市人,故有 天寳 之敗。” 宋 葉適 《奏議·紀綱一》:“ 唐 用 周 隋 府衛之法,揀擇天下之民,聚為強兵。”

(2).貴族或官府的衛士。 金 吳激 《雞林書事》詩:“騎兵腰玉具,府衛挾金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府衛是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隋唐時期府兵制下的軍事組織與守衛機構,具有特定的曆史制度背景。以下從詞義、曆史制度及語義演變角度分述:


一、核心釋義

  1. 軍事編制單位

    “府衛”特指隋唐府兵制中的基層軍事單位“折沖府”(又稱軍府)及其統領的禁衛軍。隋文帝設“十二府”統禁軍,唐太宗時擴充為“十六衛”,下轄數百個折沖府,士兵平日務農、戰時出征,形成“兵散于府,将歸于朝”的軍事體系 。

  2. 都城禁衛職能

    “衛”即禁衛軍,負責宮廷與京城戍守。如唐代的左右衛、左右金吾衛等“十六衛”,既是統管府兵的機構,也承擔宮廷儀仗、京城巡警等職責 。


二、曆史制度解析


三、語義關聯與演變


學術參考文獻

  1. 白壽彜《中國通史》第6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論府兵制結構)
  2. 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釋》,中華書局,1962年.(析十六衛職能)
  3. 《中國軍事制度史·兵役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釋“府衛”建制)
  4.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府”“衛”字義溯源)

(注:本文釋義綜合曆史制度、字源演變及學術觀點,符合漢語詞典釋義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府衛”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包含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指北周、隋、唐時期的府兵制度
    府兵制是一種軍事制度,士兵平時務農、戰時出征,并定期輪班守衛京城。因這種制度下的士兵承擔宿衛職責,故被稱為“府衛”。例如宋代曾鞏提到“自府衛廢,而執兵者皆市人”, 說明府衛制度對軍隊素質的影響;葉適也指出唐代沿用周隋的“府衛之法”選拔士兵。

  2. 泛指貴族或官府的衛士
    這類衛士負責貴族或官員的日常護衛工作。金代詩人吳激在《雞林書事》中以“府衛挾金丸”形容衛士的裝束, 側面反映了其身份特征。部分文獻中也用“府衛”代指官府内的武裝人員。


補充說明:府兵制在唐代逐漸衰落,宋代學者多将其視為軍事制度演變的重要節點。此外,“府衛”一詞的用法需結合具體曆史語境,例如唐代文獻多指向制度,而金元時期更側重指代護衛人員。

别人正在浏覽...

把火碑記悲田貝子掣頓崇遇麤虜單辭電位而乃方挺廢免墳山伏老赙贈改日給扶國脈裹頭内人畫荻渾然自成戛戛獨造竭誠截替吉呵德靖領錦鳥姬妾舊瓶裝新酒踡局靠臂寬柔遼城獵鷹盭戾懋官溟涬民極木樨齧雪餐氈辟芷鵲驗趍趍攘襟染藍涅皂三十年老娘倒繃孩兒韶美實話實說守固雙陸四廂所處溫情脈脈渥刑無親夏侯妓衣響喨縣耜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