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民極的意思、民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民極的解釋

民衆的準則。《書·君奭》:“前人敷乃心,乃悉命汝,作汝民極。” 孔 傳:“前人 文 武 ,布其乃心,為法度,乃悉以命汝矣,為汝民立中正矣。”《周禮·天官·冢宰》:“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 南朝 宋 顔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雖淵流遂往,詳略異聞,然其宅天衷,立民極,莫不崇尚其道,神明其位。” 宋 蘇轼 《坤成節功德疏文》之二:“敢冀神休,永為民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民極”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文獻中有共通之處,但也存在一定演變。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民極”指民衆的準則或中正的标準。其中“極”取“中”之意,強調使民衆各得其所、不失規範。《周禮》中“設官分職,以為民極”即體現此意,意為通過設立官職來确立社會準則。

二、出處與經典引用

  1. 《尚書·君奭》:“前人敷乃心,乃悉命汝,作汝民極。” 孔傳解釋為周文王、周武王制定法度,為民衆确立中正标準。
  2. 《周禮·天官·冢宰》:“惟王建國……設官分職,以為民極。” 此句被南朝顔延之、宋代蘇轼等後世文人多次引用,成為該詞的經典出處。

三、詞義演變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極”引申為“極端”,解釋為“民衆情緒或行為達到極端激烈狀态”。但此說法未見于古籍,可能是基于現代語境的衍生解讀。建議優先以經典釋義為主。

四、應用示例

  1. 制度層面:“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周禮》),指通過制度确立社會準則。
  2. 文學引用:宋代蘇轼在《坤成節功德疏文》中寫道“永為民極”,延續了中正準則的含義。

“民極”核心含義源自先秦典籍,指通過規範(如官職、禮法)确立民衆共同遵循的準則。現代使用時需注意語境差異,避免與“民衆極端情緒”等衍生義混淆。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周禮》《尚書》及漢典、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民極的意思

《民極》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人民達到極緻或最高點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民極》的部首是「⺅」,它表示人類。它的筆畫數目是20畫。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民極》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它是根據漢字的形體和意義組合而成的新詞。在繁體字中,「民極」保留着相同的字形。而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上仍保持了「⺅」部和「極」部的結構。

例句

1. 這個國家的民主制度已經發展到了民極的境界。

2. 這場比賽的觀衆人數創下了曆史的民極。

3. 他們的生活水平已經達到了民極。

組詞

民族、民間、民主、極限、極好、極速、極地

近義詞

民衆、大衆、群衆、邦民、處民

反義詞

民微、民賤、民庸、非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