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日的意思、改日的詳細解釋
改日的解釋
[another day; some other day] 同“改天”(指距離說話時不很遠的一天)
改日再談吧
詳細解釋
(1).謂另擇日期。《舊唐書·歸融傳》:“時兩公主出降,府司供帳事殷,又俯近上巳, 曲江 賜宴奏請改日。”
(2).猶改天。 元 楊文奎 《兒女團圓》楔子:“改日緻謝老社長,勿罪勿罪。”《金6*瓶6*梅詞話》第四一回:“親家盛情,家老兒説來,隻怕席間不好坐的,改日望親家去罷。” 老舍 《茶館》第一幕:“您先戴兩天,改日再給錢。”
詞語分解
- 改的解釋 改 ǎ 變更,更換:改變。更(卬 )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張。朝令夕改。改編。改寫。纂改。 姓。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日的解釋 日 ì 離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稱“太陽”):日月星辰。日晷(?)(古代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陽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與“夜”相對:日班。 天,一晝夜:多日不見。今日。日程。 某一天:紀念日。 計算工作的時間單位,通常以八小時或六小時為一個工作日。 時候:春日。往日。 每天,一天一天地:日記。日益。 特指“日本國”。 夜 筆畫數:;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改日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改日”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于表示将某件事情推遲到未來的某一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改日”由“改”(變更)和“日”(日期)組成,字面意思是“更改日期”,引申為推遲到未來的某一天。其核心含義與“改天”相同,常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表達委婉的延期意圖。
2.詳細解釋與曆史出處
- 詞義演變:最早見于《舊唐書》,記載唐代因事務繁忙請求調整宴會日期的用例:“曲江賜宴奏請改日”。
- 文學應用:元代戲曲《兒女團圓》和清代小說《金瓶梅》中均有使用,如“改日緻謝老社長”,說明其曆史延續性。
3.使用場景
- 日常對話:用于婉拒或調整計劃,如“今天沒空,改日再談”。
- 正式場合:古代文獻中多用于官方事務的日期變更。
- 文學作品:老舍《茶館》中“您先戴兩天,改日再給錢”,體現口語化表達。
4.近義詞
“他日”“另日”“異日”等均可表示類似含義,但“改日”更強調近期調整。
5.例句參考
- 事務協商:“我們改日再議吧!”
- 購物場景:“這本書改日再買。”
- 社交邀約:“改日登門拜訪。”
“改日”是一個兼具曆史底蘊和實用性的詞彙,適用于多種語境表達延期意圖。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來源,可參考相關詞典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改日這個詞的意思:指将某次約定、安排或計劃延後到未來的某個日期或時間。
拆分部首和筆畫:改日的部首是攵(撇),總計3個筆畫。
來源:改日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改”字的意思是“變更、調整”,“日”字的意思是“日期、時間”。因此改日的含義就是“變更日期、調整時間”。
繁體:改日的繁體字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改日的古代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例句:約好的聚會因為我生病被改日了。
組詞:改變、改良、日程、改籤、日子。
近義詞:推遲、延後、改變計劃。
反義詞:按時、當天、不改期。
改日的意思
改日的意思是将某次約定、安排或計劃延後到未來的某個日期或時間。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改日的部首是攵(撇),總計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改日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改”字的意思是“變更、調整”,“日”字的意思是“日期、時間”。因此改日的含義就是“變更日期、調整時間”。改日的繁體字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改日的古代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例句
約好的聚會因為我生病被改日了。
組詞
改變、改良、日程、改籤、日子。
近義詞
推遲、延後、改變計劃。
反義詞
按時、當天、不改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