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拂拭的意思、拂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拂拭的解釋

[whisk or wipe off;flick;brush clean] 撣去或擦去塵土

詳細解釋

(1).撣拂;揩擦。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二》:“﹝ 無鹽女 ﹞於是乃拂拭短褐,自詣 宣王 願一見。” 唐 白居易 《感鏡》詩:“今朝一拂拭,自照顦顇容。”《壇經·行由品》:“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 明 劉基 《從軍五更轉》詩:“健兒争先起,拂拭寶刀看。” 葉聖陶 《城中·病夫》:“他無意識地把草帽除下,一隻手從褲袋裡掏出一塊手巾來拂拭額上的汗。”

(2).吹拂;掠過。 巴金 《<春>序》:“我寫完《春》,最後一次放下我的自來水筆,稍微感到疲倦地掉頭四顧,春風從窗外進來,輕輕拂拭我的臉頰。” 峻青 《秋色賦·珊瑚沙》:“長堤上面,婆娑多姿的垂柳,在風中輕輕地擺動,長長的柳絲,溫柔地拂拭着洲上人家的屋頂。”

(3).修飾。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惑溺》:“ 韓壽 美姿容, 賈充 辟以為掾。 充 每聚會, 賈 女於青璅中看見 壽 ,悅之……自是 充 覺女盛自拂拭,説暢有異於常。” 南朝 梁 吳均 《行路難》詩之二:“ 未央 綵女棄鳴篪,争見拂拭生光儀。”

(4).提拔;賞識。 唐 符載 《祭樊司空文》:“嗚呼! 載 本諸生,器識孱愚,猥辱拂拭,化珉為瑜。”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畫竹記》:“尉乃鑒之,愛之,重之,與天下之有識者更拂拭而贊歎之。” 清 黃遵憲 《鳥之珠歌》:“自蒙拂拭衆人驚,奚啻黃金長聲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拂拭"一詞在漢語中具有雙重語義内涵,既指具體的物理動作,又包含抽象的象征意義。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該詞的核心含義可分為兩個層面:

一、物理層面的擦拭動作(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指用布、巾等柔軟物輕輕擦去物體表面的灰塵或污漬,例如:"每日清晨拂拭案頭文房四寶"中的用法,強調對手工制品的養護行為。這種具象化動作常見于器物保養場景,與"擦拭"構成近義詞,但更突出動作的輕柔特性。

二、抽象層面的清除過程(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引申為對抽象事物的清理整頓,如唐代詩人白居易《感鏡》中"今朝一拂拭,自照顦顇容"的詩句,通過拭鏡行為隱喻自我審視的精神活動。在當代語境中,該義項多用于表述思想觀念的更新,例如"拂拭心靈塵埃"的修辭用法。

從詞源學角度考察(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拂"本義為撣除,《說文解字》釋作"過擊也","拭"則為清除之意,二字連用最早見于漢代典籍,形成強調細緻清理動作的複合動詞。這種曆時語義的穩定性,使其在古今漢語中保持核心語義的一緻性。

網絡擴展解釋

“拂拭”是一個多義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體現,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撣擦塵土
    指用布、手等輕輕擦去物體表面的灰塵或髒污。例如:“媽媽用絨布輕輕拂拭電視機上的灰塵”。這一用法在古籍中已有記載,如漢代劉向《新序·雜事二》中“拂拭短褐”即指整理衣物。

  2. 吹拂、掠過
    表示微風等輕柔地掃過物體表面。例如:“微風拂拭中波動起伏的高高綠草”。


二、引申含義

  1. 修飾或整理
    可指對儀容、文字的潤色,如唐代白居易《感鏡》詩“拂拭憔悴容”。

  2. 提拔、賞識
    古漢語中偶用于表達對他人的提攜,如“拂拭人才”。


三、哲學與文學中的比喻

  1. 心靈淨化
    佛教典籍《六祖壇經》中“時時勤拂拭”以擦拭明鏡比喻清除内心雜念,強調修身養性。現代語境中也用于表達反思與自我修正,如“煩惱如灰塵,需時時勤拂拭”。

近義詞與用法

如需更多例句或完整出處,可參考搜狗百科、漢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牒背風辯人不偶才華橫溢钗鸾差事大號大莫倒竈抵達牍背爾日豐功碩德鳳管鸾笙鳳凰蛻浮皮潦草改造共姜鲑羞貴驿豪橫跋扈禾場鶴蛻花名簿荒悸驩心畫外揀選經過兢栗雞群聚議豤祈寬澤揆格涼溫力場麻搭每當抹月批風膨化破害青牛青氈舊物侵駭衢樽壤陛時宴説口書生厮迤厮逗踏塘車蜩蛻鼍風魚秃歪剌網罭頑違文階笑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