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奪的意思、梗奪的詳細解釋
梗奪的解釋
猶阻斷。謂因道路阻斷而喪失來源。《新唐書·高仁厚傳》:“ 敬瑄 與 仁厚 謀曰:‘ 秀昇 未禽,貢輸梗奪,百官乏奉,民不鹽食。公能破賊,當以 東川 待公。’”
詞語分解
- 梗的解釋 梗 ě 植物的枝或莖:菜梗子。 直,挺立:梗着脖子。 正直,直爽:梗直。 阻塞,妨礙:梗塞(?)。梗阻。心肌梗死。 大略:梗概。 有刺的草木:梗榆(刺榆)。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奪的解釋 奪 (奪) ó 搶,強取:搶奪。掠奪。巧取豪奪。強(僴 )詞奪理。 争先取到:奪得最後勝利。奪魁。奪冠(刵 )。 沖開:奪門而出。 喪失,削除:剝奪。褫奪(剝奪)。奪志(改變志向或意願)。 晃動:光彩
網絡擴展解釋
“梗奪”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指因道路阻斷而導緻資源、貢賦等喪失來源。例如《新唐書·高仁厚傳》中提到“貢輸梗奪”,即因交通受阻導緻朝廷貢賦無法正常輸送。
- 字面拆分:
- “梗”指植物的枝幹,引申為“阻斷、阻礙”;
- “奪”意為“喪失、失去”。
2.曆史文獻用例
- 在《新唐書》中,該詞用于描述因戰亂或交通中斷導緻的經濟困境,如“百官乏奉,民不鹽食”(官員俸祿不足,百姓缺鹽少糧)。
3.現代使用情況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屬于古語或書面語範疇,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
4.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漢語詞彙的語境用法,可參考《新唐書》等曆史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梗奪(gěng duó)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思是奪取權勢或地位。現在讓我們來拆解這個成語的部首和筆畫。
梗字由木字旁和更字旁組成。木字旁表示與木相關的事物,而更字旁表示更改、取代的意思。所以梗字的部首是木和更。梗字的總共有10畫。
奪字由人字旁和句字旁組成。人字旁表示與人相關的事物,而句字旁表示采取行動的意思。所以奪字的部首是人和句。奪字的總共有9畫。
這兩個字合在一起構成了成語梗奪,表示奪取權勢或地位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