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絹斜封的意思、白絹斜封的詳細解釋
白絹斜封的解釋
古人書信有用白絹在函外橫着緘封的。因借指書信。 唐 盧仝 《走筆謝孟谏議寄新茶》詩:“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将打門驚 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書翰》:“人惠書雲:辱白絹斜封之賜。”
詞語分解
- 白絹的解釋 一種白色的薄型絲織品。《三國志·魏志·倭傳》:“又特賜汝紺地句文錦三匹,細班華罽五張,白絹五十匹,金八兩,五尺刀二口,銅鏡百枚,真珠、鉛丹各五十斤。”《水浒傳》第二八回:“隻見管營相公身邊,立着一個人
- 斜封的解釋 謂非朝廷正命封授官爵。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卷一:“ 景龍 中,斜封得官者二百人。” 宋 李上交 《近事會元·斜封》:“ 唐睿宗 景雲 元年八月,以 中宗 時官爵踰濫,因依妃主墨勅而受官者,時
網絡擴展解釋
“白絹斜封”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古人用白絹包裹書信并斜角封緘的樣式,後借代書信本身。
- 字面解析:
- 白絹:白色絲織品,古代常用于書寫或包裹;
- 斜封:将信函斜角密封,是古代書信的一種裝幀方式。
二、典故與出處
最早見于唐代盧仝《走筆謝孟谏議寄新茶》,詩句“口雲谏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描述了友人寄信的情景。宋代胡繼宗《書言故事·書翰》中也有“辱白絹斜封之賜”的用法,進一步印證其書信代稱的意涵。
三、使用場景
- 文學創作:用于形容書信往來或表達文雅情誼,如“蒙君白絹斜封,感懷于心”。
- 曆史考據:研究古代書信文化時,常提及此詞以說明裝幀形制。
- 現代引申:部分語境中可比喻文辭優美、形式考究的文字作品(此用法需結合具體上下文)。
四、相關擴展
- 注音與結構:拼音為bái juàn xié fēng,屬四字中性成語。
- 近義表達:魚雁、尺素(均代指書信)。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原文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全唐詩》或宋代筆記類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絹斜封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白色細絹制成的封袋。我們來拆分一下這個詞的部首和筆畫:
- 白:部首是白字旁,總共五畫;
- 絹:部首是纟字旁,總共六畫;
- 斜:部首是方字旁,總共四畫;
- 封:部首是寸字旁,總共四畫。
《白絹斜封》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時候人們稱紙币為"絹",所以"白絹斜封"也逐漸指代了白色的封袋,用來裝載紙币。
在繁體字中,“白絹斜封”這個詞的寫法也相同,沒有什麼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不過,白絹斜封這個詞的寫法在古代與現在并沒有太大差異。
以下是一個關于白絹斜封的例句:
現代人們很少使用白絹斜封,在古代這種封袋被廣泛用于裝載紙币。
組詞:絹袋、細絹、封裝、斜封夾
近義詞:紅絹斜封、綠絹斜封、紫絹斜封
反義詞:黑色封袋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相關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