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辱的意思、頓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辱的解釋

謂揪頭頓地使受辱。《漢書·賈誼傳》:“夫天子之所嘗敬,衆庶之所嘗寵,死而死耳,賤人安宜得如此而頓辱之哉!”《北齊書·孝昭元後傳》:“始渡 汾 橋, 武成 聞後有奇藥,追索之不得,使閹人就車頓辱。”《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三年》:“ 嵩 ( 長孫嵩 )固争之,帝大怒,責 嵩 在官貪污,命武士頓辱之。” 胡三省 注:“頓辱,捽其首使頓地以辱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頓辱"為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層語義結構:

一、基本釋義 "頓"取《說文解字》"下首也"之本義,引申為挫敗、困頓,《漢語大詞典》釋作"挫傷折辱"(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12冊)。"辱"據《玉篇》"恥也",指羞辱、侮辱。二字連用構成并列關系,指使人遭受挫折與羞辱的雙重打擊。

二、引申釋義 在具體語境中可特指:

  1. 政治領域的仕途貶谪,如《後漢書·窦融傳》"卒被讒頓辱之禍"(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
  2. 軍事鬥争中的身心摧殘,見《三國志·吳書·陸遜傳》"頓辱将士"的戰争策略記載(來源:國家圖書館《二十四史全譯》);
  3. 禮法制度中的懲戒手段,如《唐律疏議》載"五品以上官非犯惡逆,不合頓辱"(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華法律大典》數據庫)。

該詞現代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未單獨列目,其語義功能已被"挫辱""折辱"等現代漢語詞彙替代。

網絡擴展解釋

“頓辱”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解釋

拼音為dùn rǔ,字面含義指揪住頭發将人頭部按到地上進行侮辱。這一動作在古代是極端羞辱他人的行為,常見于文獻記載的刑罰或權力壓制場景。

二、出處與例證

  1. 《漢書·賈誼傳》提到“賤人安宜得如此而頓辱之哉”,描述對身份低賤者的侮辱;
  2. 《北齊書·孝昭元後傳》記載宦官“就車頓辱”的施暴行為;
  3. 《資治通鑒》中長孫嵩因進谏被“頓辱”,即被揪頭按地羞辱。

三、動作解析

“頓”在此處指用力按壓頭部至地面,“辱”強調對尊嚴的踐踏。這種行為兼具肢體暴力與精神羞辱的雙重性質,常用于體現上位者對下位者的壓制。

四、引申含義

現代語境中,“頓辱”可引申為突如其來的嚴重侮辱,強調受辱的突然性與嚴重性。例如在文學作品中描述人物遭受名譽打擊的場景。

五、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曆史文獻解讀或書面化表達,日常口語較少使用。在分析古代社會等級制度、權力關系時,此詞常作為典型例證。


提示:如需具體古籍原文或更多曆史案例,可參考《漢書》《資治通鑒》相關篇章。

别人正在浏覽...

邊海鞭節别緻比行踩歲倡諾禅侶車通充房惷駮竄掇蹴讨點滴敵害斷瓦殘垣頓撇敦整煩委範樣俯拾皆是匄貣咯嗒工蜂古蠱詭惡耗匮豪絲宦官繪染架格減慢交牀解辮劫戰驚飇谲計絶冥開晝考績幽明攬延梿枷褭篆平房譜像齊兒棋經畎谷取鬧捎泊始孩太半貪墨蹄涔團堕蛻委徒卒畏犧葨芝詳情憲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