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诰券的意思、诰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诰券的解釋

皇帝賜封臣下所頒發的文書。 明 王錡 《寓圃雜記》卷上:“ 敬中 時年七歲,得父爵。 太宗 即位,公主納其誥券。”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封谥同本人名》:“ 隆慶 初,給故新建伯 王守仁 誥券勳號,亦有‘守正’二字,則以二名不偏諱也。”《清史稿·世祖紀一》:“ 滿洲 開國諸臣,運籌帷幄,決勝廟堂,汗馬著勳,開疆拓土,應加公、侯、伯世爵,錫以誥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诰券”是古代中國皇帝授予臣屬的一種官方文書,主要用于封賞官職、爵位或土地。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2.内容與形式

3.曆史實例

4.權威性與意義

5.演變與消亡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文獻記載,可參考《寓圃雜記》《野獲編》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诰券》這個詞的意思 诰券是指古代帝王頒布的令和谕的文書,也叫做诰敕、宣诏。它是帝王下達命令、頒布政令的一種形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诰券》這個詞可以拆分成诰(部首讠)和券(部首刀,筆畫9+2=11)兩個字。 來源和繁體字 《诰券》這個詞的來源較為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周朝時期。在繁體字中,诰券的寫法沒有明顯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诰券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早期的诰券可能是由官員書寫,所以具體的書寫風格可能有所差異。 例句 1. 皇帝下令發出诰券,以表彰軍功。 2. 官方發放的诰券,标志着對某人的特殊榮譽。 組詞 诰章、頒诰、诰封、诰命、頒诰令、诰令、差诰、恩诰等。 近義詞 敕令、谕旨、告示等。 反義詞 許可、放行、解禁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