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設誓的意思、設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設誓的解釋

立下誓言;起誓。 元 吳萊 《檢故庋得故洪貴叔所書李鐵槍本末寄洪德器》詩:“茫然即斷指,設誓如刳羊。”《水浒傳》第四八回:“當下 宋江 在馬上,看了 祝家莊 那兩面旗,心中大怒,設誓道:‘我若打不得 祝家莊 ,永不回 梁山泊 。’” 清 葉廷琯 《桃花夫人祠題壁》詩:“設誓定償同穴願,報恩何異墜樓時。” 彭湃 《海豐農民運動·地主壓迫農民》:“所以該鄉農民異常憤激,乃召集全鄉會員開會,當天設着香案,對天設誓,以後世世代代不耕 陳 姓之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設誓”是一個漢語動詞短語,由“設”(設立、制定)和“誓”(誓言)組合而成,表示鄭重地立下誓言或承諾,常用于強調對某事的堅定決心。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通過正式或莊重的方式宣誓,表達對某事的承諾或決心。例如在重要場合或面對重大目标時,以誓言表明态度。該詞帶有嚴肅性,常見于文學和曆史文本中。

  2. 使用場景

    • 正式承諾:如《水浒傳》中宋江攻打祝家莊前立誓:“我若打不得祝家莊,永不回梁山泊。”。
    • 集體行動:近代彭湃記載的農民運動中,村民對天設誓“世代不耕陳姓之田”,體現群體抗争的決心。
    • 個人決意:元代詩人吳萊以“設誓如刳羊”形容斷指明志的悲壯場景。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立誓、起誓、宣誓(均強調承諾的正式性)。
    • 反義詞:背棄、違背、食言(表示未履行誓言)。
  4. 語言結構解析
    “誓”本義為“約束性言辭”,從“言”部,強調言語的約束力;“設”則為主動設定,二者結合凸顯主動立約的行為。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水浒傳》等古典作品或近現代曆史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設誓的意思

設誓是一個常用的詞彙,它的意思是發誓、立誓以及許下決心等。通過設誓,我們表達了對某件事情的堅定承諾,并表示将會恪守誓言。

拆分部首和筆畫

設誓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言部和讠部。言部位于左邊,讠部位于右邊。設誓的總筆畫數為12,其中言部為7畫,讠部為5畫。

來源和繁體

設誓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它的繁體字是「設誓」。在繁體字中,設的右邊多了一個「言」字形,而誓的右邊多了一個「言」部分。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設誓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筆劃的演變和未有完整的古代文字記錄,我們無法确切地了解古時候設誓的具體寫法。所以我們目前主要關注設誓在現代漢字中的使用。

例句

以下是幾個使用設誓的例句:

  1. 我設誓要盡全力守護家人的安全。
  2. 他設誓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努力取得好成績。
  3. 在莊重的儀式上,她設誓要永遠愛着自己的伴侶。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以下是與設誓相關的一些詞彙:

以上是對設誓這個詞的詳細解釋和相關詞彙的介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