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遞詩筒的意思、遞詩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遞詩筒的解釋

即詩筒。以竹筒盛詩,便于傳遞,故稱。 宋 王禹偁 《獻轉運副使太常李博士》詩:“僧傳栽樹法,客獻遞詩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遞詩筒”是古代文人用于傳遞詩作的一種工具,其含義和背景可歸納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以竹筒盛裝詩稿,便于傳遞的容器。該詞由“遞”(傳遞)和“詩筒”(裝詩的竹筒)組合而成,常見于宋代文人交流場景。

  2. 曆史背景與用途
    古代文人常通過詩筒傳遞作品,類似書信功能。例如宋代詩人王禹偁在《獻轉運副使太常李博士》中寫道:“僧傳栽樹法,客獻遞詩筒”,表明友人通過詩筒互贈詩文。

  3. 文化意義
    詩筒不僅是載體,更象征文人雅士間的精神交流,體現了古代詩歌創作與傳播的便捷方式。竹筒材質輕便耐用,適合長途傳遞,成為詩詞文化的重要媒介。

該詞反映了古代文學交流的獨特形式,通過具體詩句和工具使用,展現了傳統文化中詩歌創作與分享的生動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遞詩筒的意思:遞詩筒是指傳遞詩歌的一種方式,類似于傳遞信息或者傳達感情的載體。它可以用于将詩歌傳遞給他人,分享創作的情感和思想。 拆分部首和筆畫:遞詩筒的拆分部首是“辶”和“筒”,辶是指“辵”的異體字,主要表示行走的意思;筒是指竹子或者其他中空的圓柱形容器。遞詩筒的總筆畫數為12。 來源:遞詩筒這個詞來源于漢語中的動詞短語“遞詩筒”。傳說中,古代文人詩人之間會使用竹筒來傳遞詩歌作品,以實現在不見面的情況下分享創作成果,因此形成了這個詞彙。 繁體:遞詩筒(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的漢字書寫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遞詩筒的基本形狀和含義是相似的。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需要進一步的考證和研究,以确定其确切的筆畫和構造。 例句:他用遞詩筒将自己的心情傳達給了遠在他鄉的朋友。 組詞:傳遞、詩歌、分享、創作、成果 近義詞:傳遞詩篇、傳送詩句、分享詩詞 反義詞:保留私密、隱秘保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