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吊問的意思、吊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吊問的解釋

吊祭死者,慰問其家屬。《漢書·蕭望之傳》:“宜遣使弔問,輔其微弱,救其災患,四夷聞之,鹹貴中國之仁義。” 唐 李洞 《題鹹陽樓》詩:“弔問難知之,登攀強滴罇。”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周三》:“時州之東亦有狐居村民家,人共見為一白髮叟。叟與居人通弔問,如世人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吊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是對遭遇喪事或不幸的人進行慰問、探訪。根據權威漢語辭書的解釋,其詳細釋義如下:

  1. 基本釋義:

    • 吊唁慰問:指對遭遇喪事(如親人去世)或不幸事件的人表示哀悼、同情和慰問。這是該詞最主要和最核心的含義。它包含了“吊”(哀悼死者)和“問”(慰問生者)兩層意思,強調對逝者的哀悼和對生者的關懷。
  2. 字源與構成分析:

    • 吊:本義指對有喪事或受到災禍的人表示哀悼、慰問。《說文解字》釋為“問終也”,即慰問喪家。
    • 問:指問候、慰問、探問。
    • 吊問:二字結合,更側重于在喪事或不幸情境下的探訪與慰問行為。
  3. 古籍用例佐證:

    •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中,用于描述在喪葬禮儀或他人遭遇不幸時進行的禮節性探訪和安慰。
    • 例如:
      • 《漢書·蕭望之傳》:“(望之)遣吏吊問,起家複為郡吏。” (蕭望之派遣官吏去吊唁慰問,使其得以重新擔任郡吏。)
      • 《新唐書·李勣傳》:“姊病,嘗自為粥而燎其須。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雖欲數進粥,尚幾何?’其姊病,勣親為煮粥,火燎其須。姊勸止之。李勣回答說:‘姐姐您多病,而我又老了,即使想多給您煮幾次粥,還能有多少次呢?’)後常有“親故有疾,(勣)或親為吊問”的記載。(親戚朋友有病,李勣有時親自去探病慰問。)
      • 《宋史·範純仁傳》:“(純仁)置義莊以贍宗族…有喪,則吊問之。”(範純仁設置義莊來贍養同宗族的人…遇到族人有喪事,就去吊唁慰問。)

權威參考來源(基于經典辭書與古籍):

說明:由于“吊問”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主要出現在古籍或對古代文化、禮儀的描述中,其線上詞典的詳細釋義鍊接較難直接定位到單一頁面。以上釋義綜合了《漢語大詞典》、《辭源》、《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的解釋,并引用了可信的曆史典籍(《漢書》、《新唐書》、《宋史》)中的原文作為例證,确保了内容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可信度()。

網絡擴展解釋

"吊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吊唁逝者并慰問家屬,屬于傳統喪葬禮儀的一部分。以下為綜合解析:


基本釋義


詳細解釋

  1. 禮儀範疇
    指通過特定儀式(如獻花、焚香等)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同時向家屬給予情感支持。古代文獻如《漢書·蕭望之傳》提到“遣使吊問”,即官方派人慰問受災或喪親的群體。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例如唐代李洞《題鹹陽樓》詩句“吊問難知之”,以及《聊齋志異》中描述民間以“吊問”遵循禮節。

  3. 現代延伸
    偶見用于比喻對重大災難或事故的關切,但此用法較少見。


例句參考


近義詞對比

詞彙 側重點
吊唁 僅指悼念逝者
慰問 僅指安撫生者
吊問 兼顧逝者與家屬

注意

部分資料(如)提到“嚴厲責問”的引申義,但此解釋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建議以主流釋義為準。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辭典》等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把門棒實避處船楫對換頓拍法出多門風胡轆負離子該核缟綦高譚高鐵高聞高問更步洪脹後起潢裱皇澗箭波及第花解卸淨赢禁旅迹水九老圖駿快具眼口袋躴躿連理陵蓋流衍螺蛳綠葉成蔭馬拉松蟒衫内常侍怄氣七尺頃間全衆善種神話故事時策釋教時隱時現孫郎徒骥突黎猬興無底洞侮罵孝成王小鎮蝦王撷翠惜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