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貫串古今,從古至今。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若解向裡尋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無處不是此道,亘古亘今,無終無始,更有甚同異?”
"亘古亘今"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從古到今,貫穿整個時間維度,強調某種事物、現象或道理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始終存在、未曾間斷。以下從詞典釋義與語言學角度進行詳細解析:
時間範疇的貫通性
表示從遠古延續至當下,涵蓋全部曆史時期。
示例: "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亘古亘今,源遠流長。"
強調永恒性與普遍性
形容事物超越時代限制,具有曆久彌新的特質。
示例: "對和平的追求是人類社會亘古亘今的共同理想。"
本義為空間或時間上的延續不斷。《說文解字》釋為"通也",引申為連綿、貫穿。
分别代表過去與現在,二者對舉凸顯時間縱深感,強化曆史連續性。
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朱子語類》卷九五中雲:
"亘古亘今,隻是一體,順之者成,逆之者敗。"
此句闡釋"天理"的永恒性,為成語的經典書證,印證其表"貫通古今"的哲學意涵。
上海辭書出版社,2023年。
釋義條目: "亘古亘今"(第7卷,頁5123)。
商務印書館,2014年。
相關詞條: "亘"(頁489)、"古今"(頁540)。
中華書局點校本,1986年。
原文出處: 卷九十五·程子之書一。
(注:經典文獻暫無官方線上鍊接,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檢索原文;詞典資源可訪問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官網或上海辭書出版社知識服務平台查詢。)
“亘古亘今”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èn gǔ gèn jīn,其核心含義是“貫串古今,從古至今”,強調時間跨度的延續性和永恒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某事物或道理貫穿古今,從過去延續到現在,具有超越時代的特性。例如形容某種真理、規律或現象曆經歲月仍不變。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國學大師》等權威詞典來源。
必然王國與自由王國勃溪查案垂蔭存心不良當晩單間兒澹慮掉俏诋訟二龍戲珠風從虎,雲從龍封守更絃易轍過庭子河邊黑汗侯國候視護頂将命金镛掘發客車老不死淋涔茅菴梅花陣廟室廟祝猕猴戲摩厲以需能樣泥船渡河佞給纰漏辟謬啓節清瑟輕軒親昭窮澤齊驅并進熱量三圭生財收拭踏牀天玺吐火羅腯腯望江亭溫卷誣執現代相交有年祥順陷落西華葛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