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奉命。《儀禮·聘禮》:“将命于朝。” 鄭玄 注:“将,猶奉也。”《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元年》:“凡使人以和為貴,勿疊相矜誇,見於辭色,失将命之體也。” 胡三省 注:“奉命而行,謂之将命。”
(2).傳命。《論語·憲問》:“童子将命。” 朱熹 集注:“将命,謂傳賓主之言。” 宋 司馬光 《與王介甫書》:“ 光 居常無事,不敢涉兩府之門,以是久不得通名於将命者。”
将命是漢語古典文獻中常見的禮儀用語,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基本釋義
“将命”指奉命傳達言辭或使命,常見于古代禮儀場合。例如《論語·憲問》記載“阙黨童子将命”,指童子負責傳遞主賓之間的對話。此詞強調對指令的恭敬傳遞,體現傳統禮制中的規範性與等級秩序。
字義分解
二字組合後,特指以謙卑姿态完成使命傳遞的行為。
文獻例證
古代典籍中,“将命”多用于外交或禮儀場景。如《儀禮·聘禮》載“賓将命,擯者出請事”,描述使者向主國傳達國君之命的過程。此用法凸顯古代社會對言辭傳遞的儀式化要求。
用法說明
該詞常見于史書與禮書,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但仍是研究古代禮制的重要語料。《古代漢語虛詞詞典》指出,其語法功能多作謂語,且隱含對受命對象的尊重。
參考資料
“将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用法區分:
一、古代漢語中的常規含義(常見于典籍)
二、現代語境中的成語含義
權威來源辨析:
阿輸迦本樸采絺漕臣秤盤叱犢翠滴殚亡倒産雕蟲末技刁蛋多數番匠反粒子肥頭胖耳分頒分分負諾膚躁革序鬼瘧詭物詭制故事片兒骨查臉號泣狠突皇迹灰木火經醬豆腐疆毅薦主攪破積刑客火匡其不逮誇绮刲腴擊鮮冷月量規獵酒率私馬上妙趣鬧子佞祿切愕绮宴手下手戰嘶啦啦桃花浔天災推策退名烏塗現代漢語詞典第版香椀霞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