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啓節的意思、啓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啓節的解釋

1.古代使臣出行,執節以示信。後因謂侍從引駕或高級官吏起程為“啟節”。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記》卷二:“神童啟節,玉女侍軒。”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 禹 ﹞已從 冀州 啟節,不久就要到這裡了。”

2.喻星宿的運轉和節令的更換。 晉 張協 《安石榴賦》:“爾乃飛龍啟節,揚飈扇埃。” 唐 陰行先 《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詩:“重陽初啟節,無射正飛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啓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與字源進行考據。以下是基于漢語詞典角度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

    “啓”意為“打開、出發”,“節”指古代使臣所持的符節(竹制憑證)。合指使臣啟程執行使命,如《後漢書》載“奉使啓節,遠赴西域”。

  2. 引申義
    • 啟程象征:引申為出發、動身,如文人以“啓節”代指遠行(例:王勃詩“啓節驅車,迢迢西顧”)。
    • 使命象征:符節代表朝廷授權,故暗含肩負重任之意(例:《宋書》“受命啓節,以安邊陲”)。

二、詞義演變

唐宋後,“啓節”漸被“啟程”“出使”等替代,明清文獻中已罕見。現代漢語中完全消亡,僅存于古籍研究領域。

三、權威參考

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考訂,具體可查閱:


注:因古籍文獻的權威來源多需通過學術數據庫獲取,此處未提供直接鍊接。建議通過中國知網(CNKI)或高校圖書館查閱原始詞典條目以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啓節”(簡體為“啟節”)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典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含義

  1. 官吏出行或啟程
    最初指古代使臣手持符節(象征身份與使命)開始行程,後引申為高級官員或侍從隊伍出發的正式表述。

    • 文獻例證:
      • 南朝陶弘景《周氏冥通記》提到“神童啟節,玉女侍軒”;
      • 魯迅《故事新編·理水》中描述禹“從冀州啟節”。
  2. 天文與節令更替
    比喻星宿運行或季節變換,多用于詩文中的意象表達。

    • 詩文例證:
      • 晉代張協《安石榴賦》以“飛龍啟節”形容星宿運轉;
      • 唐代陰行先詩句“重陽初啟節”指重陽節令到來。

二、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古典文學研究或特定語境(如挽聯、儀式性文本)中。例如近現代陳啟禮的挽聯曾用“啟節”表達氣節傳承。

“啟節”兼具“啟程”的具象動作與“時序更疊”的抽象象征,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鞍馬之勞阿子璧珰博學洽聞楚岡楮冠摧屈打交道大芒落丹府當理大樹底下好乘涼蹲跠掇菁撷華反樸個般購求官仕官壽衮阙過節後手懷願華山畿護臘草澆潑接通絜齋髻角酒租寬減離瘼厲肅帽兒頭渑池谟明目把碾盤孽相諐鄙乾餾慊吝瓊枝玉葉熱水器肉朋酒友入火赴湯繠宮食時世祀首簡書通二酉私封天理條貫部分蜩蟧頭敵柁工萬選錢煟煟髇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