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僻遠的水鄉。 漢 陸賈 《新語·資質》:“窮澤之民,據犁嗝報之士,或懷不覊之才,身有 堯 、 舜 、 臯陶 之美。”
(2).幹涸的沼澤。《文選·曹植<七啟>》:“夫辯言之豔,能使窮澤生流,枯木發榮。” 張銑 注:“窮,亦枯也。”
“窮澤”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根據不同語境有兩種解釋,以下為詳細分析:
僻遠的水鄉
指地理位置偏遠、人煙稀少的水鄉地區。例如漢陸賈《新語·資質》中提到的“窮澤之民”,描述居住在這種環境中的百姓雖身處偏僻,卻可能懷有卓越才能()。
幹涸的沼澤
指原本濕潤的沼澤因缺水而變得枯竭。曹植《七啟》中“窮澤生流”即用此意,形容言辭之美可使枯竭之地煥發生機()。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文學創作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例如:
更多例句及出處可查看:滬江線上詞典、漢典。
窮澤指的是貧困、困頓的境況,常用來形容生活拮據、貧困困窘之狀。
窮字由穴部和重疊部組成,穴部為青字旁,重疊部為重疊旁,總計五筆。
窮字最初的意思是井泉不涸。後來引申為缺少財富或物質,又進一步引申為困苦、困窘等含義。
窮字的繁體寫法為「窮」。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窮字曾有隸書寫法「窮」、楷書寫法「窮」、篆書字形「穹」,等等。
1. 他家裡很窮,生活拮據。
2. 窮澤之人,無法滿足基本需求。
貧窮、窮苦、困窮、拮據
貧困、困窘、貧寒、貧乏
富裕、富足、豐饒、寬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