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候視的意思、候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候視的解釋

(1).察看。《墨子·號令》:“諸城門若亭,謹候視往來行者符。”

(2).探視問候。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供設飲食,候視疢疾,所以緻養也。” 晉 袁宏 《後漢紀·章帝紀下》:“及 南陽 飢,而 堪 已卒, 暉 聞其妻子貧窮,乃自往候視贍賑之。”

(3).伺望;偵視。《漢書·李廣利傳》:“是時, 康居 候視 漢 兵尚盛,不敢進。” 宋 曾鞏 《都虞候制》:“士之以材武宿衛左右者,其選甚精,而虞度候視於軍中者,其任甚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候視”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現代常用義)

  1. 基本含義
    “候視”由“候”(等待)和“視”(觀察)組成,指在不确定的情況下,先觀察局勢或等待結果,再采取行動。例如:商業談判中一方采取觀望态度,以判斷對方意圖後再決策。

  2. 使用場景
    適用于需要審慎決策的場景,如投資、談判、人際交往等。


二、作為普通詞語的古代義項

  1. 察看
    如《墨子·號令》中記載:“諸城門若亭,謹候視往來行者符”,指嚴格檢查通行符節。

  2. 探視問候
    漢代董仲舒《春秋繁露》提到“供設飲食,候視疢疾”,指照顧病患并慰問。

  3. 伺望、偵視
    用于軍事或偵查場景,如《漢書·李廣利傳》中描述康居國暗中觀察漢軍動向。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例證或使用場景,可參考《墨子》《春秋繁露》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候視

《候視》是由候和視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候視一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候字的部首是亻(人),視字的部首是目(目)。候字的筆畫數是9畫,視字的筆畫數是7畫。

《候視》一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證,可能是古代人們用來形容等待觀察或監視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候視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候視》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候字在古時的寫法為“垕”,而視字在古時的寫法為“僧”。這些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已不常用。

以下是一些關于候視的例句:

1. 他站在窗口候視着遠方的歸人。

2. 警察候視着街角的行人,以防出現什麼異常情況。

3. 小明沒有耐心候視,轉身離開了。

以下是一些與候視相關的詞彙:

組詞:候選、候車、候機、候鳥

近義詞:觀望、注視、矚目

反義詞:忽視、疏忽、無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