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馬的意思、副馬的詳細解釋
副馬的解釋
(1).駕天子副車之馬。《後漢書·明帝紀》“駙馬都尉” 唐 李賢 注引《前書》曰:“掌天子之副馬。駙,副也。” 宋 王禹偁 《右衛上将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奏撰敕》:“因副馬以紀官,著濯龍之通籍,其來尚矣,可得言焉。”
(2).騎兵部隊中備乘之馬。《魏書·張衮傳》:“ 太祖 令 袞 問諸部帥,若殺副馬,足三日食否。”《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載此事, 胡三省 注:“凡北人用騎兵,各乘一馬,又有一馬為副馬。”
詞語分解
- 副的解釋 副 ù 第二位的,輔助的,區别于“正”、“主”:副職。副手。副官。副使。 附帶的,次要的:副業。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産品。副作用。 相配,相稱(坣 ):名實相副。其實難副。 量詞(.一組或一套,
- 馬的解釋 馬 (馬) ǎ 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馬匹。駿馬。馬到成功。馬首是瞻(喻跟隨别人行動)。 大:馬蜂。馬勺。 姓。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副馬”是古代漢語中的特定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天子副車之馬
指專門為帝王副車配備的馬匹。古代帝王出行時,除主車外會設置備用副車,副車上的馬即稱為“副馬”。例如:
- 《後漢書·明帝紀》提到“駙馬都尉”一職,唐代李賢注釋其職責為“掌天子之副馬”()。
- 宋代王禹偁在碑文中提到“因副馬以紀官”,說明副馬與官職制度相關()。
二、騎兵備用之馬
指古代騎兵部隊中為士兵額外配備的備用馬匹,用于長途行軍或戰損替換。例如:
- 《魏書·張衮傳》記載北魏太祖曾詢問部帥“若殺副馬,足三日食否”,反映副馬在軍事後勤中的作用()。
- 胡三省在《資治通鑒》注中解釋:“北人用騎兵,各乘一馬,又有一馬為副馬”()。
補充說明
- 詞源關聯:“副馬”與“駙馬”存在聯繫,後者最初指掌管副馬的官職,後演變為帝王女婿的代稱()。
- 實際用例:如《右衛上将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奏撰敕》等文獻中,副馬常與官職、禮儀制度結合出現()。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注解與曆史文獻記載,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副馬(fù mǎ)一詞的意思是指在馬上做副駕駛,也可用于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充當輔助角色或幫助他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副馬的部首是馬,筆畫數為9畫。
來源:副馬一詞來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最早出現在明代《辭林正韻》一書中。
繁體字:副馬。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副馬使用的是馬的右半部分作為偏旁,上方加上“彡”字。
例句:他在工作中一直是我的副馬,幫助我解決很多問題。
組詞:副馬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副馬車(指在馬車上充當副駕駛),副馬服務(指為他人提供協助和幫助)等。
近義詞:副馬的近義詞包括:副手、助手、協助者等。
反義詞:與副馬相對的反義詞可以是主馬,指的是在馬上扮演主要角色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