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求舊的意思、求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求舊的解釋

謂用人務求故老舊臣。《書·盤庚上》:“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 唐 蘇颋 《授張仁願兵部尚書制》:“名遂身退,則聞告老;優賢尚齒,不忘求舊。” 宋 蘇轼 《次天字韻答岑岩起》:“莫歎郎潛生白髮,聖朝求舊鄙鳶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求舊"在漢語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尋求舊有事物或任用舊臣",其内涵包含兩個層面:字面意義和引申意義。從構詞法分析,"求"在《說文解字》中釋為"索也",本義指探索、尋覓;"舊"在《爾雅》中注為"故也",既指時間維度上的過往事物,也指人際關系中的故交舊友。兩者組合形成具有時間縱深感的複合詞。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尚書·盤庚》"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的記載,體現了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尊古重舊"的價值取向。在《漢語大詞典》中,"求舊"被明确界定為兩層含義:其一指選拔任用舊臣,如《後漢書·李固傳》所述"選舉求舊"的任官制度;其二指保留傳統事物,如宋代王禹偁《黃州新建小竹樓記》"求舊創新"的辯證思維。

在語義演變過程中,"求舊"逐漸從政治術語擴展為文化概念。《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釋義延伸為"保持傳統、沿襲舊制"的行為模式。這種語義擴展反映了漢民族"法先王"的文化心理,與《禮記·中庸》"溫故而知新"的哲學思想形成呼應。值得注意的是,該詞在當代語境中常與"創新"構成辯證關系,如"求舊圖新"的現代成語組合。

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中特别指出,"求舊"在先秦文獻中多含褒義,體現着對曆史經驗的尊重。這一語義特征在《論語·先進》"故舊不遺"的記載中得到印證,說明該詞承載着中華文化中"慎終追遠"的倫理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求舊”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 基本釋義
    “求舊”指在用人時注重選擇故老舊臣,強調任用有經驗、熟悉事務的臣子,而非一味追求新人。該詞常被用于政治或管理場景,體現對傳統和經驗的重視。

  2. 出處與典籍引用

    • 最早出自《尚書·盤庚上》:“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這裡通過對比“用人”與“用器”,說明治國應重視舊臣,而器物則需更新。
    • 唐代蘇颋在《授張仁願兵部尚書制》中提到“不忘求舊”,宋代蘇轼詩中也有“聖朝求舊鄙鸢肩”的表述,均延續了此意。
  3. 應用場景
    古代帝王或執政者常通過“求舊”表達對老臣的信任,例如在官職任命、政策制定時參考舊臣建議。這種用法體現了儒家“尚齒尊賢”的思想,即尊重年長者和賢能之人。

  4. 現代延伸
    現代語境中,“求舊”可引申為重視曆史經驗或傳統智慧,例如企業管理中重用資深員工,文化傳承中保護傳統技藝等。

  5. 補充信息

    • 拼音:qiú jiù(繁體:求舊)。
    • 反義對比:與“求新”相對,但兩者并非完全對立,如《尚書》中強調“人舊”與“器新”的辯證關系。

“求舊”一詞承載了古代政治智慧,其核心在于平衡經驗與革新,對現代社會仍有借鑒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百葉半農半牧區鸨兒報嗣薄狩不相聞問測步楮湧辭别點看殦雕梵冊貝葉犯色廢市富家翁槀粟弓車狗續貂尾貴降旱菑回雪湔貸肌革寖頓驚痫隽潔诳眩牢戶雷樽理斷六一國際兒童節芒果邈若河山牛酪叛夫麅子乾策畦封誳詭榮映三面角生猛深語蜃竈石刀勢分摅光騰蹶缇缃痛責退飛脫空岏巑宛駒晩歇穩審憲書俠奴霄翰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