藠頭的意思、藠頭的詳細解釋
藠頭的解釋
即藠子。詳“ 藠子 ”。
詞語分解
- 藠的解釋 藠 à 薤的别稱:藠子。藠頭。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頭的解釋 頭 (頭) ó 人身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身體的最前的部分:頭骨。頭腦。頭臉(a.頭和臉;b.指面貌;c.指面子,體面)。頭角(僶 )(喻青年的氣概或才華)。 指頭發或所留頭發的樣式:留頭。剃頭。 物體的
網絡擴展解釋
藠頭(學名:Allium chinense)是一種多年生鱗莖植物,屬于百合科蔥屬,中文别稱包括薤白、小根蒜、野蔥、野蒜等。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特征
- 形态:藠頭的鱗莖呈狹卵狀,外皮白色或帶紅色,葉片為具3-5棱的圓柱狀且中空,花葶側生,傘形花序松散,花朵顔色為淡紫色至暗紫色。
- 生長習性: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或沙質土壤,適應pH值6.0-8.0,最適溫度15-21℃,鱗莖膨大需20℃左右,高溫(30℃以上)會進入休眠。
2.分布與栽培
- 原産地:中國,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如江西、雲南、福建等地,武漢、南昌等地有規模化生産基地。
- 栽培特點:冬季生長停滞,春季恢複,耐寒性強,能在5-10℃緩慢生長。
3.用途與價值
- 食用價值:鱗莖可腌制或糖醋加工,如“糖醋藠頭”“酸甜藠頭”,是佐餐佳品,口感鮮甜微酸辣,罐頭産品遠銷日本及港澳地區。含糖、蛋白質、維生素C等,具有開胃健脾功效。
- 藥用價值:古籍記載其可驅蟲(如寸白蟲)、治療金瘡,現代認為其營養與大蒜相近,有抗癌潛力,但銀屑病患者需慎食。
4.注意事項
- 禁忌人群:氣虛、陰虛、發熱者及銀屑病患者不宜食用。
- 加工方式:常以腌制為主,生食需注意刺激性。
5.特色品種
- 如四川南溪的“鵝腿藠頭”,顆粒飽滿、色澤金黃,是地方特色産品。
藠頭兼具食用、藥用和經濟價值,但需根據體質合理食用。其形态獨特,適應性強,在我國南方廣泛種植并形成特色産業。
網絡擴展解釋二
藠頭
《藠頭》是一個漢字詞彙,通常表示植物“蒼耳”。這個詞彙的拆分部首是“艸”和“頭”,它的總筆畫數為17畫。
《藠頭》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形體演變過程。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蕦頭」。古時候的漢字的寫法通常采用了更多的草書風格,并沒有像現代簡化字那樣進行簡化。因此,「藠頭」的繁體字寫法在造型上更為複雜。
以下是一些關于「藠頭」的例句:
1. 他頭戴草帽,手拿藠頭,正在田地裡耕種。
2. 這片農田裡的藠頭長得很茂盛,給整個地區增添了綠意。
3. 一個老農民正在仔細地剪修藠頭上的嫩葉。
「藠頭」這個詞可以與其他字組成詞語,如「藠麻」(表示一種植物名)、「藠柏」(表示一種植物名)等。
在意義上,「藠頭」與「茅頭」這個植物都有相似之處,因此可以認為這兩個詞可以互為近義詞。
至于反義詞,由于「藠頭」是指特定一種植物,因此可以将沒有任何植物特征的詞語作為它的反義詞,例如「座位」或「水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