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馀 和 挹婁 的并稱。皆古代東方國名。《逸周書·王會》:“ 伊尹 受命,於是為四方令曰:臣請正東 符婁 、 仇州 ……鬋髮文身。” 朱右曾 校釋:“ 符 , 夫餘 ; 婁 , 挹婁 。 王 曰:‘《後漢·東夷傳》雲: 夫餘國 在 玄菟 之北, 挹婁 ,古 肅慎 之國。’”
“符婁”是古代中國東方兩個少數民族政權的合稱,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基本含義
指夫馀(亦作夫餘)和挹婁兩個古代東方國名的并稱。根據《逸周書·王會》記載,伊尹曾提及“符婁”作為東方部族代表,朱右曾校釋明确“符”對應夫馀,“婁”對應挹婁。
曆史地理背景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逸周書》,屬于先秦文獻對周邊民族的記載,反映古代中原對東北部族的認知。
“符婁”是先秦至漢代文獻中對夫馀和挹婁的合稱,屬于曆史地理範疇的專有名詞,現多用于古代民族或文獻研究領域。
《符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語,主要用于指代古代山名符婁山。在古代文獻中,也可用來指代山嶺或山脈。
拆分部首和筆畫:《符婁》是一個漢字組合,其部首是“山”和“人”,共有9個筆畫。
來源:《符婁》一詞最早來源于古代文獻中的地名記載,描描述古代的山名或地理特征。
繁體:《符婁》是《符婁》的繁體字形。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關于《符婁》的古代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
例句:1. 符婁山脈蜿蜒綿延,景色壯麗迷人。
2. 符婁一帶地勢險要,是古代軍事要地。
組詞:符婁山、符婁之地、符婁風景、符婁山脈等。
近義詞:山嶺、山脈、山地等。
反義詞:平原、低地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