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馀 和 挹娄 的并称。皆古代东方国名。《逸周书·王会》:“ 伊尹 受命,於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 符娄 、 仇州 ……鬋髮文身。” 朱右曾 校释:“ 符 , 夫餘 ; 娄 , 挹娄 。 王 曰:‘《后汉·东夷传》云: 夫餘国 在 玄菟 之北, 挹娄 ,古 肃慎 之国。’”
“符娄”是古代中国东方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合称,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基本含义
指夫馀(亦作夫余)和挹娄两个古代东方国名的并称。根据《逸周书·王会》记载,伊尹曾提及“符娄”作为东方部族代表,朱右曾校释明确“符”对应夫馀,“娄”对应挹娄。
历史地理背景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逸周书》,属于先秦文献对周边民族的记载,反映古代中原对东北部族的认知。
“符娄”是先秦至汉代文献中对夫馀和挹娄的合称,属于历史地理范畴的专有名词,现多用于古代民族或文献研究领域。
《符娄》是一个古代汉语词语,主要用于指代古代山名符娄山。在古代文献中,也可用来指代山岭或山脉。
拆分部首和笔画:《符娄》是一个汉字组合,其部首是“山”和“人”,共有9个笔画。
来源:《符娄》一词最早来源于古代文献中的地名记载,描描述古代的山名或地理特征。
繁体:《符婁》是《符娄》的繁体字形。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关于《符娄》的古代写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
例句:1. 符娄山脉蜿蜒绵延,景色壮丽迷人。
2. 符娄一带地势险要,是古代军事要地。
组词:符娄山、符娄之地、符娄风景、符娄山脉等。
近义词:山岭、山脉、山地等。
反义词:平原、低地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