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妻。《後漢書·明帝紀》“尊事三老,兄事五更” 李賢 注引 漢 應劭 《漢官儀》:“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
“首妻”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指男子的第一位妻子,即元配/發妻,強調其原配身份和家庭中的尊貴地位。在古代社會,首妻通常享有較高的權力,例如主持家務、管理家族事務等。
選任标準
據《後漢書》記載,漢代選拔“三老”“五更”(象征德行高尚的長者)時,需選擇“有首妻且兒女健全”的人,體現首妻在倫理制度中的重要性。
社會地位
首妻與妾室或續弦存在明顯區别,尤其在繼承權、祭祀權等方面具有優先性。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該詞,多見于曆史文獻研究或古風文學創作,用于強調人物身份的原配屬性或家庭倫理關系。
擴展說明:與“發妻”不同,“首妻”更突出“第一順序”的初始性,而非單純指婚姻持續時間長短。
首妻是一個詞組,指的是一個男人在結婚後的第一位妻子,也可以理解為第一任妻子。
首妻的拆分部首是"首"和"妻",其中"首"的部首是"首",在字典中的筆畫數為12;"妻"的部首是"女",在字典中的筆畫數為3。
首妻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用來描述男子的結婚次序。在繁體中,首妻的寫法是「首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首妻的寫法類似于現代漢字寫法,隻是字形略有差異。例如,在大篆字形中,"首"的部首是"首"的變體形式,而"妻"的字形也有所不同。
1. 他的首妻是一個溫柔賢良的女子。
2. 那位首妻在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妻沒有常見的組合詞,因為它本身已經是一個詞組了。
近義詞:第一任妻子、原配、初婚妻子
反義詞:次妻、續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