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白的意思、浮白的詳細解釋
浮白的解釋
漢 劉向 《說苑·善說》:“ 魏文侯 與大夫飲酒,使 公乘不仁 為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原意為罰飲一滿杯酒,後亦稱滿飲或暢飲酒為浮白。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或升降有序,或浮白無算。” 宋 陸遊 《遊鳳凰山》詩:“一樽病起初浮白,連焙春遲未過黃。”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願浮白以叙交情,且來青而譚别意。”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梁生》:“ 汪 志得意滿,浮白數觥。”
詞語分解
- 浮的解釋 浮 ú 漂在水面上,與“沉”相對:浮橋。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表面的:浮皮兒。浮土。浮雕。 空虛,不切實:浮誇。浮華。 不沉靜,不沉着:輕浮。浮躁。 暫時的:浮記。浮支。 可
- 白的解釋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顔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沒
網絡擴展解釋
“浮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源于古代飲酒習俗,具體解釋如下:
一、本義與出處
-
起源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劉向《說苑·善說》:魏文侯與大夫飲酒時,命公乘不仁擔任“觞政”(酒令官),規定“飲不釂者,浮以大白”,即未喝幹杯中酒者需被罰一大杯酒。這裡的“浮”指罰酒,“白”指大酒杯,“浮白”即罰飲滿杯。
-
字義分解
- 浮:在古漢語中可表示“罰酒”,如《淮南子》中“請浮君”意為“請罰君主飲酒”。
- 白:特指容量較大的酒杯,古代稱“大白”或“巨觥”。
二、引申含義
-
動詞用法
後逐漸從“罰酒”演變為泛指暢飲、滿飲。例如:
- 宋代陸遊《遊鳳凰山》詩:“一樽病起初浮白”,意為病愈後痛快飲酒。
- 清代文人聚會時常用“浮白叙舊”,表達飲酒暢談的場景。
-
文化關聯
該詞常與“呼盧”(賭博)連用為“呼盧浮白”,體現古代宴飲活動中飲酒與遊戲的結合。
三、注意事項
- 與“浮白載筆”的區别:成語“浮白載筆”中的“浮白”指飲酒,“載筆”指寫作,合指飲酒後提筆寫作,此處含義與本詞不同。
- 現代使用: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文學或複古語境,日常口語較少出現。
如需進一步探究古典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說苑》《晏子春秋》等典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浮白(fú bái)一詞常用于描述物體在水面上漂浮的樣子,也可以指代浮雲、浮萍等漂浮的事物。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氵”,表示水的意思,右邊是“白”,表示白色。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
在繁體字中,浮白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但浮白在兩種寫法中基本上保持一緻。
以下是一些關于浮白的例句:
1. 湖面上飄着浮白,宛如仙境。
2. 陽光照射下,浮白映在水面上,美麗極了。
有關浮白的組詞,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擴展。例如:
1. 浮白狀:形容物體呈現出漂浮的狀态。
2. 浮白物:指漂浮在水面上的各種物體。
浮白的近義詞可以是漂浮、飄逸等,反義詞可以是沉沒、沉重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