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指郵驿總站。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故世為諺曰‘思都郵,斬令頭’雲。” 劉琳 校注:“郵,驛站;都郵,蓋郵驛總站之意,此指 成都 。”
都郵是漢語中的曆史官職名稱,指古代負責監察、巡察地方政務的官員,主要職能為監督地方官吏、傳遞政令及上報民情。其釋義與曆史演變如下:
據《漢語大詞典》釋義,“都郵”即“督郵”,是漢代至明代設置的郡級屬官,掌督察屬縣、宣達教令、案驗刑獄等職責,具有監察與行政雙重屬性。該官職常見于漢、魏、晉時期,後世逐漸演變或廢止。
都郵代表郡守巡察屬縣,考核官吏政績,糾舉不法行為。《後漢書·百官志》載:“督郵掌監屬縣,有違政法度者,察而罪之。”其職權涵蓋司法監督與吏治整頓。
作為郡縣間文書傳遞的關鍵節點,都郵負責上傳地方民情、下達中央政令,兼具溝通中央與地方的作用(《通典·職官典》)。
“都郵”一詞源于“督郵”,因音近而通假。漢代為常設官職,至唐代職能逐漸被觀察使、巡察使替代,明代正式廢除(《中國曆代職官辭典》)。其名稱反映了古代郵驿與監察制度的結合,後成為曆史專有名詞。
古籍原文佐證
《後漢書·陶謙傳》載:“太守張磐,同郡先輩,與謙父友,謙恥為之屈。嘗遣都郵徼事,謙以屬吏知之,自訟于磐。”
《通典·職官十五》:“督郵,漢有之,掌監屬縣。”
參考來源
“都郵”是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析如下:
“都郵”指古代郵驿總站,是郵遞系統的核心樞紐。該詞最早見于晉代常璩《華陽國志·蜀志》中的諺語“思都郵,斬令頭”,劉琳校注指出“都郵”即郵驿總站,特指成都的郵驿中心。
需注意“都郵”與官職“督郵”的區别:
現代漢語中,“都郵”一詞已不常用,僅在曆史文獻或方言研究中出現。例如成都郵政業務發展研究中,曾提及“都郵”作為曆史概念的影響。
如需進一步了解“督郵”官職的職能或相關典故,可參考《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及漢代職官制度研究。
按勞分配璈曹把持包船逋诳策得禅和赪壤齒窮春蘭秋菊賜憐擔愁箪食壺漿箪食瓢飲吊拷掤扒抵讕地榆都座蛾而蜚梁風略宮功共手骨噜噜昊蒼嬌獰揭露節足近衛棱郭廉升麗妲漏脯默默無聲姆姆釀母菌尿閉牽戀起差氣化泣哭傾誘省内守正不撓説本蜀山灘塗讨氣絕桃源路團體土蟲歪變僞論文電溫膩無保留誣濫詳述閑媚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