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浮白的意思、浮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浮白的解释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魏文侯 与大夫饮酒,使 公乘不仁 为觴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原意为罚饮一满杯酒,后亦称满饮或畅饮酒为浮白。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或升降有序,或浮白无算。” 宋 陆游 《游凤凰山》诗:“一樽病起初浮白,连焙春迟未过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愿浮白以叙交情,且来青而谭别意。”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 汪 志得意满,浮白数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浮白是汉语中兼具本义与引申义的复合词。从词源角度分析,"浮"指满饮后酒液浮于杯口,"白"特指古代罚酒用的大酒杯。该词最早见于《说苑·善说》,其核心含义指罚饮满杯的行为,《汉语大词典》将其训释为"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在语义演变过程中,浮白衍生出双重内涵:其一保留古义,特指酒宴中的罚饮规则,如《聊斋志异·卷一·娇娜》载"又命以巨觞行酒,三更始罢"即用此典;其二经文学修辞转化为畅饮的雅称,清代沈复《浮生六记》"余与芸联句以遣闷怀,而两韵之后,逾联逾纵,想入非夷,随口乱道。芸已漱涎涕泪,笑倒余怀,不能成声矣。觉其鬓边茉莉浓香扑鼻,因拍其背,以他词解之曰:'想古人以茉莉形色如珠,故供助妆压鬓,不知此花必沾油头粉面之气,其香更可爱,所供佛手当退三舍矣。'芸乃止笑曰:'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无意间;茉莉是香中小人,故须借人之势,其香也如胁肩谄笑。'余曰:'卿何远君子而近小人?'芸曰:'我笑君子爱小人耳。'正话间,漏已三滴,渐见风扫云开,一轮涌出,乃大喜,倚窗对酌。酒未三杯,忽闻桥下哄然一声,如有人堕。就窗细瞩,波明如镜,不见一物,惟闻河滩有只鸭急奔声。余知沧浪亭畔素有溺鬼,恐芸胆怯,未敢即言。芸曰:'噫!此声也,胡为乎来哉?'不禁毛骨皆栗。急闭窗,携酒归房。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剔灯入帐,芸已寒热大作。余亦继之,困顿两旬。真所谓乐极灾生,亦是白头不终之兆。"中即用其引申义。

现代汉语使用中,该词多出现于文学创作领域,如钱钟书《围城》写文人雅集时"众人浮白击节"的描写,仍延续着古典语境中的文化意蕴。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义,其现代用法已不限于罚酒场景,更多用于形容文人墨客诗酒酬唱的雅事。

网络扩展解释

“浮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源于古代饮酒习俗,具体解释如下:

一、本义与出处

  1. 起源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时,命公乘不仁担任“觞政”(酒令官),规定“饮不釂者,浮以大白”,即未喝干杯中酒者需被罚一大杯酒。这里的“浮”指罚酒,“白”指大酒杯,“浮白”即罚饮满杯。

  2. 字义分解

    • 浮:在古汉语中可表示“罚酒”,如《淮南子》中“请浮君”意为“请罚君主饮酒”。
    • 白:特指容量较大的酒杯,古代称“大白”或“巨觥”。

二、引申含义

  1. 动词用法
    后逐渐从“罚酒”演变为泛指畅饮、满饮。例如:

    • 宋代陆游《游凤凰山》诗:“一樽病起初浮白”,意为病愈后痛快饮酒。
    • 清代文人聚会时常用“浮白叙旧”,表达饮酒畅谈的场景。
  2. 文化关联
    该词常与“呼卢”(赌博)连用为“呼卢浮白”,体现古代宴饮活动中饮酒与游戏的结合。


三、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探究古典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说苑》《晏子春秋》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抱忿暴苛般若不破不立苌弘扯里狲尘牀搐鼻逗延恩纶肺金飞鹰走狗根生土长工尹捍牌憾惜黑坟壶飧角砧假寝结舌钳口吉光片裘积劳成疾寂然不动拘拿儿袀袨考证连枝带叶门牓明妆攮子鸟策撇油皮排剖心嵌巉千村万落清爽启塞屈威然后人面狗心如入无人之境僧伽像伤化败俗瘦煤兽目书摊桃花春水跳行推调退征脱弃妄动伪妄文皮无私之光相参小行子鞋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