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倍子的意思、五倍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倍子的解釋

[Chinese gall;nutgall;gallnut] 中藥名。為倍蚜科昆蟲五倍子蚜和倍蛋蚜寄生在漆樹科植物鹽膚木或青麸楊等葉上形成的蟲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倍子是一種具有藥用和工業價值的中藥材,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五倍子是漆樹科植物(如鹽膚木、青麸楊、紅麸楊)的嫩葉或葉柄被倍蚜科昆蟲(如角倍蚜、倍蛋蚜)寄生後形成的蟲瘿。這種蟲瘿經加工後入藥,屬于收斂性中藥。

二、形成與特征

  1. 形成過程:蚜蟲吸食植物汁液後,刺激植物組織異常增生,形成囊狀蟲瘿。蟲瘿成熟後需經沸水燙煮或蒸制,殺死内部蚜蟲并幹燥處理。
  2. 外觀分類:分為“肚倍”(長圓形,表面灰褐色)和“角倍”(不規則多角形),内部含蚜蟲屍體及排洩物。

三、别名與分布

四、藥用價值

  1. 性味歸經:性寒,味酸、澀;歸肺、大腸、腎經。
  2. 功效:
    • 斂肺止咳:用于肺虛久咳、肺熱痰嗽;
    • 澀腸止瀉:治療久瀉久痢;
    • 收斂止血:適用于便血、痔瘡出血;
    • 收濕斂瘡:外用可治皮膚濕爛、瘡毒等。
  3. 化學成分:含鞣質、沒食子酸等,具抗菌、抗炎作用。

五、其他用途

五倍子還可用于鞣革、染料、塑料等工業,其果實可泡水代醋,種子可榨油。

如需更完整的産地或炮制方法,可參考《本草綱目》或相關中藥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倍子的意思

五倍子是指植物中的一種果實,也叫做鹽豆、馬蘭頭。它多生長于亞洲地區,主要産自日本和中國東南部。五倍子果實能夠入藥,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廣泛應用于中醫領域。

五倍子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倍子的拆分部首是木,它由“木”和“兒”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五倍子的來源

五倍子來源于五倍子樹,是一種桑科植物。成熟的果實是橢圓形的核果,表面有微細的毛。當果實成熟後,内部的種子會産生明顯的香味和酸味,因為這個特點被廣泛用于制藥和調味品。

五倍子的繁體

五倍子的繁體字是「五倍子」,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是「五倍子」,與現代寫法相同。

五倍子的例句

1. 姥姥說,五倍子可以用來制作紅色的染料。

2. 這種草藥中含有五倍子的提取物,能夠緩解咳嗽和喉嚨痛。

五倍子的相關詞語

1. 五倍子的組詞:五倍子樹、五倍子提取物、五倍子粉、五倍子汁。

2. 五倍子的近義詞:馬蘭頭、鹽豆。

3. 五倍子的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