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設齋的意思、設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設齋的解釋

(1).備辦素食。 隋炀帝 《遣使入天台設周忌書》:“今遣典籤 吳景賢 ,往彼設齋,奉為亡日追福。” 宋 錢愐 《錢氏私志·尚主》:“ 岐公 遂就啟聖院設齋,令 敏甫 盡召同舍。飯罷, 岐公 會茶,熟視 光玉 甚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楚遊日記》:“ 桂王 臨朝,命承奉 劉 及 王 承奉之侄設齋 桃花沖 施僧。”

(2).向僧尼施食。 清 元龍 《乞食》詩:“林間纔定起,洗鉢出門行。童子亦知善,設齋非愛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設齋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設”與“齋”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置辦素食宴席或舉行齋戒儀式,主要用于宗教活動或傳統習俗場景。以下是詳細釋義及來源依據:


一、字義分解

  1. 設(設)

    指布置、安排、建立。《說文解字》釋為“施陳也”,引申為籌辦儀式或宴席。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1卷,第7頁(商務印書館,1993年)。

  2. 齋(齋)

    原指祭祀前的潔淨行為,後特指素食、戒酒肉及清淨身心的儀式。佛教中指僧侶或信衆持戒進食的素餐。

    來源:《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1922年)“齋”條目。


二、完整釋義

設齋包含兩層含義:

  1. 宗教儀式

    佛教、道教中為超度亡靈、祈福消災而舉辦的齋戒法會,需供奉素食、誦經禮拜。

    例:《水浒傳》第四回:“趙員外重修文殊院,魯智深大鬧五台山”中,描述為亡父“設齋”祈福。

    來源:《釋氏要覽》(北宋·釋道誠)卷下“設齋篇”。

  2. 民間習俗

    古代民間遇婚喪、節慶時置辦素宴款待僧侶或賓客,如“設齋供僧”“設齋還願”。

    例:《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汴京風俗:“生辰忌日,設齋禅院,薦悼亡者。”

    來源:《東京夢華錄·卷四》(孟元老,南宋)。


三、文化背景


四、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

    定義:“置辦齋食供養僧道或舉行法事。”

    來源:第11冊,第186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

  2. 《辭源》

    釋為:“備辦素食以施僧。後泛指向僧道施食。”

    來源:修訂版第4冊,第2891頁(商務印書館,2015年)。


五、現代應用

今多用于學術及民俗研究,如“敦煌文獻中的設齋文書”“明清寺院設齋制度”。

例證:敦煌寫卷S.4632載:“為亡妣設齋,請僧念誦《金剛經》。”

來源:《敦煌寺院會計文書研究》(唐耕耘,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網絡擴展解釋

“設齋”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備辦素食
    指在宗教活動或特定儀式中準備素食,常見于佛教、道教等場合。例如隋炀帝曾“遣使設齋”為亡者追福,宋代文獻中也提到在寺院“設齋”款待賓客。

  2. 向僧尼施食
    指向僧人、尼姑布施食物,以此積累功德。清代詩句提到“設齋非愛名”,強調這一行為的善意本質。


二、延伸與示例


三、相關習俗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證或具體儀式流程,中的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棒球運動絆骥補削殘竹操制钗股篆長宿赤制搊撮骢馬催花鼓大噱打鬧等期地論宗第一印象短襪獨撫發散法友粉房分時伏節公元過立韓非子将計就計健美較著機阱扃關句身抗原苦口婆心勞動對象離恨天淩制流抵邁逸昧略孟青棒蓦直蹑潛貧塉普遍性襁系千金市骨乾嘔箝束喬裝改扮切剝棄疑沈耳缌缞威鳳祥麟微謀五将項跖險症銷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