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飛米轉刍的意思、飛米轉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飛米轉刍的解釋

猶言飛刍挽粟。《新唐書·西域傳上·高昌》:“今 高昌 誅滅,威動四夷,然自王師始征, 河西 供役,飛米轉芻,十室九匱,五年未可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中未收錄“飛米轉刍”這一固定詞組,但結合漢字釋義與古籍用例可作拆解分析。“飛”在古漢語中可表“迅速”,如《三國志》載“飛書馳檄”;“米”指糧食,《說文解字》釋為“粟實也”;“轉”為轉運,《漢書·晁錯傳》有“轉粟挽輸”之說;“刍”指飼草,《周禮》注“刍,飼牛馬禾稈也”。綜合推斷,該詞或為“飛刍挽粟”的變體,特指急速運輸糧草,多用于古代軍事後勤場景。中國社科院《古代漢語詞典》将類似結構歸為聯合式動詞短語,強調緊急狀态下的物資調配效率。建議讀者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版)第8冊第1023頁“飛刍”條,或《二十四史全譯·漢書》中相關軍事文獻,以獲取更系統的古代運輸制度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

“飛米轉刍”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fēi mǐ zhuǎn chú,屬于聯合式結構。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迅速運送糧草,常用于形容戰争期間後勤運輸的緊迫性。該成語與“飛刍挽粟”同義,均強調糧草運輸的高效與頻繁。

  2. 出處與背景
    源自《新唐書·西域傳上·高昌》。原文提到唐軍征讨高昌時,“河西供役,飛米轉刍,十室九匮”,說明戰争導緻百姓糧草運輸壓力巨大,民生困頓。

  3. 用法與引申義
    多用于描述戰争頻仍、社會動蕩時期的後勤勞役,暗含對百姓疾苦的反映。例如:“連年征戰,飛米轉刍,民不堪其苦。”

  4. 近義詞與關聯表達

    • 飛刍挽粟:與“飛米轉刍”同義,均指快速運輸糧草(《漢書·主父偃傳》)。
    • 十室九匮:常與“飛米轉刍”連用,強調民生凋敝。
  5. 現代應用
    雖為古代軍事用語,但可用于比喻現代緊急資源調配的場景,如救災物資的快速運輸。

該成語既反映曆史情境,也具備一定的現實延伸意義。如需更完整考據,可參考《新唐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暴蹷标準狀況别念勃溪長辔差一點徹盷饬脩寵辱皆忘斷怪除妖杜根對頭冤家獨乙蜂遊蝶舞高戍勾抹國準好極了核子反應黃虀惠音麾召昏醟家財鑒曲谏筍計辦接翼精人金石為開拘禮鞫問钜賢慨憤開天壸闱來秋洛口倉蓬顆烹石黔黧遷留樵夫喬妝改扮奇離古怪齊山客驅磨讓德生戒生月事過境遷守禮收取說不來搜牢蕪荒詳參顯賞笑脫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