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鑒曲”。指 鑒湖 。在 浙江 紹興 。語本《新唐書·隱逸傳·賀知章》:“又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有詔賜 鏡湖 剡川 一曲。” 宋 周密 《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詞:“ 鑒曲 寒沙, 茂陵 煙草,俛仰千古悠悠。”一本作“ 鑑曲 ”。 宋 張炎 《憶舊遊·寄沉堯道諸公》詞:“留連,住人處,是 鑒曲 窺鶯,蘭沼圍泉。” 清 俞蛟 《夢廠雜著·潮嘉風月·轶事》:“何日扁舟返 鑑曲 ,匡牀夜雨話聯蟬。”
“鑒曲”是一個具有文學與地理指代意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鑒曲”指鑒湖(又稱鏡湖),位于浙江紹興。其名稱源于唐代賀知章的事迹:據《新唐書·隱逸傳·賀知章》記載,賀知章曾請求将周宮湖作為放生池,後唐玄宗賜予他鏡湖(鑒湖)剡川的一處水域,故得名“鑒曲”。
鑒湖是紹興著名的古湖泊,自東漢開鑿以來,兼具水利與景觀功能。其水域曲折蜿蜒,所謂“一曲”即指其中一段河道或特定區域,常被文人用來代指鑒湖整體風光。
該詞頻繁出現在宋詞中,用以描繪江南水鄉意境:
在文學語境中,“鑒曲”不僅指具體湖泊,還延伸出清幽水景、隱逸情懷的象征意義,常與歸隱、懷古等主題結合,體現文人對自然與曆史的哲思。
“鑒曲”是一個融合地理實體與文學意象的詞彙,既承載紹興地域文化,也濃縮了中國古典詩詞中的自然審美意趣。
鑒曲是一個具有豐富意義的詞彙,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以及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同時給出一些例句,還會介紹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鑒曲由金屬的「金」部首和表示音樂的「戲」部首組成。總共有17畫。
來源:「鑒曲」一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郎中謝奕列傳》中,用以形容謝奕鑒賞音樂的才華。後來逐漸擴展為指用心鑒賞各種藝術品,特别是音樂。
繁體: 繁體字「鑒曲」與簡體字「鑒曲」意義相同,隻是書寫方式不同,多見于港澳地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鑒曲」這個詞由兩個不同漢字組成。其中「鑒」字的古字形為「觀」,表示欣賞、觀察之意;「曲」字的古字形為「矢」,表示歌曲之意。
例句:
組詞:鑒賞、鑒别、鑒定、曲藝
近義詞:鑒賞、鑒定、審美、欣賞
反義詞:膚淺、淺嘗辄止、不分好壞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對「鑒曲」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我們也了解到一些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鑒曲作為一個語言工具,在音樂和藝術愛好者中被廣泛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