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mitone] 以十二個音替代八度音的幅長時,相鄰兩音間的音程
把八度音劃分為十二個音,兩個相鄰的音之間的音程叫半音。
在音樂理論中,“半音”指兩個相鄰音級之間的最小音程單位。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半音是“十二平均律中最小的音程,如C到C♯或E到F”,其物理頻率比約為1:1.0595。這一概念在中國傳統音樂術語中對應“半聲”的變體,現已成為國際通用的音樂基礎單位。
從音程性質可分為兩類:
在十二平均律體系中,每個八度被均分為12個等比例半音,這一數理關系可表示為: $$ f_n = f_0 times 2^{n/12} $$ 其中$f_0$為基準頻率,$n$為半音數量。該公式被國際标準化組織(ISO)采用為音高标準計算規範。
半音是音樂理論中的基礎概念,指音高最小的間隔單位,常見于西方音樂體系。以下是詳細解釋: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中劃分的最小音程。一個八度被均分為12個相等的半音,因此相鄰兩個音(如鋼琴上相鄰的鍵)構成半音。例如,C到C♯或E到F均為半音。
全音由兩個半音組成,例如C到D(中間含C♯)為全音。自然音階中大部分相鄰音為全音,僅E-F和B-C為自然半音。
在鋼琴鍵盤上,白鍵與相鄰的黑鍵(如C與C♯)或部分白鍵之間(如E與F)均為半音。
若需進一步學習,建議參考音樂理論教材或樂理課程,深入理解半音在作曲、演奏中的具體運用。
阿鄉八牕玲珑敗仗報囚杯水表厲禀覆不度常才禅戶楚女真廚司搭班兒大房山谠言直聲玷翳東坡七集對轍兒煩忙梵神粉郎告訴才處理鈎挂荷戴桓表獲隽結斷結邪荊鸠九通衢均田隆陰龍盞論平馬牙香迷走神經鬧蹩扭偏憂拼讀漆姑入深塞瓦定理傷目神獸數棋私學天突天主堂提甕同等對待統攬同難文旨婺劇烏壘汙尊抔飲香海弦管縣僮小平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