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難的意思、同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難的解釋

(1).同遭災難;患難與共。亦指同遭災難之人。舊題 漢 黃石公 《素書·安禮》:“同類相依,同義相親,同難相濟。”《紅樓夢》第十四回:“近聞 寧國公 冢孫婦告殂,因想當日彼此祖父相與之情,同難同榮,未以異姓相視,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喪上祭。”

(2).一同死難。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馬壯節公》:“同難者有 董提督 天弼 、 牛提督 天畀 。”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楊武陵》:“﹝ 盧忠肅 ﹞雖與 吳阿衡 同難,一放火之人,一救火之人,未可同日而語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同難”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óng nàn”,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共同面對災難
    指在困難或災難中共同承擔、互相扶持。例如《素書·安禮》中提到“同難相濟”,強調在困境中互相幫助。此含義也可延伸為“患難與共”,如《紅樓夢》中描述家族間“同難同榮”的關系。

  2. 一同犧牲或死難
    特指共同為某種事業或原因赴死,如清代文獻記載“同難者有董提督天弼”(《嘯亭雜錄》),描述曆史人物共同殉難的場景。


二、使用場景與延伸

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完整例句,可參考《素書》《紅樓夢》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難》的意思

《同難》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共同面臨困難或遭遇困境。在困難的時候,人們要互相幫助,才能共同度過難關。

《同難》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同難》的拆分部首是“便”和“犬”,拆分的筆畫是5畫(便2畫,犬3畫)。

《同難》的來源

《同難》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五年》中,“其同難于德勝守。”這個意思是指在德勝的困難中,大家一起面對困難,相互扶持。後來被引申為共同面對困難的意思。

《同難》的繁體

《同難》的繁體字為「同難」。

《同難》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同難》的寫法有所不同。以秦漢時期的篆書寫法為例,它的寫法為「同難」。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逐漸演變,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字形。

《同難》的例句

1.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我們要團結一心,共同面對同難。

2. 大家都遇到了困境,我們要互相幫助,同難共苦。

《同難》的組詞

1. 同仇敵忾:共同仇恨的對手。

2. 同室操戈:同在一個房間内戰鬥,比喻親人内部互相鬥争。

3. 同舟共濟:同乘一條船,比喻共同度過困難。

《同難》的近義詞

1. 同苦共患

2. 共度難關

3. 共同面對困境

《同難》的反義詞

1. 棄難單行

2. 各顧各

3. 不共戴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