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政的意思、發政的詳細解釋
發政的解釋
發布政令;施行政治措施。《墨子·尚同上》:“天子發政於天下之百姓,言曰:‘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漢書·韓安國傳》:“是以古之人君謀事必就祖,發政占古語,重作事也。” 宋 洪邁 《容齋續筆·周禮非周公書》:“歷代以來,唯 宇文周 依六典以建官,至於治民發政,亦未嘗循故轍。”《宋史·樂志九》:“制禮作樂,發政施仁。”
詞語分解
- 發的解釋 發 (發) ā 交付,送出:分發。發放。發行(批發)。 放,射:發射。百發百中。煥發。 表達,闡述:發表。發凡(陳述某一學科或一本書的要旨)。闡發。 散開,分散:發散。 開展,張大,擴大:發展。發揚。
- 政的解釋 政 è 治理國家事務:政治。政府。政黨。政權。政綱。政策。政令。政績。政見。政客(為個人或某一集團利益從事政治活動的人)。政局。政變。參政。議政。 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財政。郵政。民政。 家庭或集
網絡擴展解釋
“發政”是古代漢語中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發政”指發布政令或施行政治措施,強調統治者或政府通過頒布政策來行使權力、管理國家。該詞由“發”(頒布、施行)和“政”(政令、政策)構成,常見于古代政治語境中。
二、文獻出處與曆史背景
- 《墨子·尚同上》記載:“天子發政於天下之百姓”,表明古代君主通過發布政令傳達治理意圖。
- 《漢書·韓安國傳》提到“發政占古語”,說明古代君主制定政策時注重參考傳統和占卜結果。
三、使用場景
- 古代政治活動:如調整經濟、法律、文化等領域政策,規範社會秩序(例:“發政施仁”出自的造句)。
- 權力象征:體現統治者對國家的掌控,如《容齋續筆》提到“治民發政”需結合實際情況。
四、延伸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更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其核心意義與當代“政策發布”“施政”等概念有相似性,但語境更偏向傳統政治體系。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政治術語或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墨子》《漢書》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政(fā zhèng)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是發和政,筆畫數目為11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在繁體字中,發政的寫法保持一緻。
發政這個詞在古代被用來描述統治者的行為和政治措施。它可以表示國家的政策、政權的運作,以及政治管理等方面。這個詞的重點是指政治活動和行為。
以下是一些例句,用來幫助你更好地理解發政的含義:
1. 他的發政舉措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2. 這個國家的發政政策使其經濟迅速發展。
3. 發政的失敗導緻了社會的動蕩和不安。
組詞方面,與發政相關的詞彙包括政治、政策、政權、官方、政府等。
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政務、政事、政治活動等。
反義詞方面,與發政相對的詞可以是民間、私人、非政府等。
希望這些簡短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