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題鴂的意思、題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題鴂的解釋

鳥名。即伯勞,古稱鵙。題,通“ 鶗 ”。《說郛》卷十五引《師曠禽經》:“題鴂鳴而艸衰,澤雉啼而麥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題鴂(tí jué)是漢語中的古語詞,特指杜鵑鳥,常見于古代詩文典籍。以下從釋義、字源、文獻用例等角度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鳥類指稱

    “題鴂”即“鶗鴂”,為杜鵑鳥的古稱。《漢語大詞典》明确标注其同“鶗鴂”,指“子規鳥”(杜鵑),因鳴聲凄切,常被賦予悲情意象。

    注音:現代讀音為tí jué(“題”讀陽平,“鴂”讀入聲)。

  2. 别名關聯

    與“鶗鴂”“子規”“杜宇”等詞互通,如《離騷》中“恐鶗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王逸注:“鶗鴂,杜鵑也”。


二、字源與字形演變


三、文獻用例與文學意象

  1. 《楚辭》典故

    屈原《離騷》以“恐鶗鴂之先鳴”喻時光流逝,杜鵑鳴叫象征春歸,觸發文人傷春之情。

  2. 唐宋詩詞

    張先《千秋歲》名句:“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以“鶗鴂”鳴叫暗示春光消逝,深化離愁别緒。

  3. 物候象征

    古人視題鴂為“春去夏來”的物候标志。《禮記·月令》載“仲夏之月,鶗鴂鳴”,呼應農時規律。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商務印書館,2012年出版,第12卷第213頁。

  2.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版,“鴂”字條目。

  3. 《楚辭補注》(宋·洪興祖)

    中華書局,1983年版,《離騷》章節注疏。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網頁鍊接,以上來源僅标注文獻名稱及版本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題鴂”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解釋主要來源于鳥類名稱的記載。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析:

詞義解釋

題鴂(tí jué):指伯勞鳥,古稱“鵙”。其中“題”為通假字,通“鶗”(tí),故該詞與“鶗鴂”通用,均指伯勞鳥。這種鳥在古代文獻中常被提及,例如《師曠禽經》記載:“題鴂鳴而草衰,澤雉啼而麥齊”,暗示其鳴叫與草木衰敗的季節相關聯。

補充說明

  1. 讀音争議:部分資料(如)标注拼音為“tí tí”,但綜合其他來源及《漢語大詞典》,“tí jué”更準确。
  2. 文化意象:伯勞鳥在古代文學中常象征季節變遷或離别,如“鶗鴂一聲春已歸”等詩句,可能與題鴂的物候特征相關。
  3. 地域關聯:提到“鴂”在楚越方言中的特殊用法,進一步說明該詞的文化地域性。

“題鴂”是伯勞鳥的古稱,讀音為tí jué,其名稱和意象體現了古代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與語言通假現象。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師曠禽經》《漢語大詞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抱枝拾葉北侬蝙蝠不自見﹐笑他梁上燕步舞串花街喘蝡畜力從姊妹單刀抵斥遏漸防萌扼守發亮番僞妢胡伏爾加格勒改望苟求官會鬼功神力貴京好婦奸夫講唱文學姜太公較比吉德戒警禁攻寝兵金斝金鴉俊茂空腹便便來學缧绁聯吟了卻淩錐流棍寠夫陋僻默台木箋難厄爬拉騎赤鯉起現擾聒試婚使君灘失馬歲遺僮男頽衰無侶五熟相襯閑慢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