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長安的意思、長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長安的解釋

[Chang'an]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陝西西安一帶

詳細解釋

(1).古都城名。 漢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後 東漢 獻帝 初、 西晉 愍帝 、 前趙 、 前秦 、 後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漢 末綠林、赤眉, 唐 末 黃巢 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漢 城築于 惠帝 時,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築于 文帝 時,號 大興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南、西一帶。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築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後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唐 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 家南渡日,此地舊 長安 。”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淳熙八年》:“雪卻甚好,但恐 長安 有貧者。” 清 龔自珍 《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 馮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挾策 長安 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長安作為漢語專有名詞,其核心含義包含三層遞進釋義:

一、詞源本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長治久安",源自《史記·高祖本紀》"欲都洛陽,留侯勸入關都長安"。該詞最早作為政治願景,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定都時正式成為地名。

二、曆史地理實體 作為中國曆史上建都時間最長(累計1077年)的古代都城,其地理範圍曆經變遷:

  1. 漢長安城:遺址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郊,周長25.7公裡,《三輔黃圖》載"經緯各長三十二裡十八步"
  2. 隋唐長安城:世界首個人口超百萬城市,《唐兩京城坊考》記載宮城東西寬2820米,南北長1492米

三、文化符號象征

  1. 政治象征:賈誼《過秦論》稱"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的帝都意象
  2. 文學意象: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塑造詩意載體
  3. 絲路記憶:《舊唐書·西域傳》載"自安遠門西盡唐境萬二千裡"的起點坐标

現代漢語使用中,《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保留"長安"雙解釋義:①古都城名;②比喻長治久安的政局。該詞條釋義參考了《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複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及《西安地方志·建置沿革卷》(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考據成果。

網絡擴展解釋

“長安”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長安”是中國古代重要都城名稱,現為陝西省西安市的古稱。其字面含義為“長治久安”,寄托了政權穩固、社會安定的政治理想。該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代均定都于此,地理位置涵蓋今西安及周邊區域。


二、曆史地位

  1. 多朝都城:長安是中國曆史上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的古都,先後有21個王朝或政權在此建都,累計時間超過千年,包括強盛的周、秦、漢、隋、唐等朝代。
  2. 國際影響力: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曾是全球最大都市之一,與羅馬、雅典、開羅并稱“世界四大古都”,是古代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中心。

三、名稱寓意


四、現代關聯


五、其他信息

長安城在不同時期有“沣鎬”“大興城”等别稱,城市布局(如市坊分設)對中國古代都城規劃影響深遠。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細節,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西安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覽...

保中悲詫冰河期駁譏昌籙赤盡斥落侈袂牀帷蠢殷導闆大智大勇對賜額定轉速扼喉撫背犯節氣伐棠個把各個鲠裂關源海若禾叉和弓和宜盒子菜侯白槐府花市戛擊将作少府奸小盡規舉債曠隔爛料曆聚盧行者馬蹄鐵楣梁男女平等弄月吟風啪唧匏土丕誕愆旸期想擾紊人雲亦雲生患四阿蹜脰隨珠痛惡吐舌望洋刓飾微視文僚巫雲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