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漢恩的意思、漢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漢恩的解釋

漢 室的恩典。亦借指朝廷恩典。 南朝 宋 鮑照 《東武吟》:“僕本寒鄉士,出身蒙 漢 恩。”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裂帛繫書,誓還 漢 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恩”是一個由“漢”與“恩”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并非現代漢語中的常用獨立詞彙。從漢語詞典釋義及古典文獻用例角度,可作如下解釋:

一、詞語構成與基本釋義

  1. “漢”的義項

    • 指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中國曆史上強盛的王朝。
    • 引申指漢族或中原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相對)。
    • 泛指中國或華夏文明。
    • 來源:《漢語大詞典》 “漢”字條(上海辭書出版社)
  2. “恩”的義項

    • 恩惠:給予或受到的深厚情誼、好處。
    • 恩情:深厚的情義。
    •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恩”字條(商務印書館)
  3. “漢恩”的合成意義

    在古典詩文中,“漢恩”通常特指“漢朝(或中原王朝)的恩惠/恩典”,常與“胡恩”(少數民族政權的恩惠)對舉,體現政治立場、民族情感或文化認同的對比。


二、古典文獻中的典型用例與語境分析

  1. 王安石《明妃曲》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 釋義:漢朝給予的恩情淺薄,胡人給予的恩情深厚;人生的快樂在于彼此真心相知。
    • 語境:借王昭君故事,反思民族隔閡與個人情感選擇,暗含對朝廷政策的批判。
    • 來源:《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2. 曆史文獻中的對立表達

    • 如“漢恩”與“胡恩”的對比,常見于宋明時期涉及民族關系的詩文,反映中原王朝與少數民族政權在政治招撫、文化認同上的博弈。
    • 來源:《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

三、現代使用與語義延伸

現代漢語中,“漢恩”極少作為獨立詞彙使用,多出現在:

  1. 曆史研究或文學評論中,特指漢代的恩賞制度或民族政策。
  2. 姓氏或專名:作為人名、品牌名等,此時無特定文化含義。
  3.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務印書館)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3. 《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 《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5.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務印書館)

如需深入考據具體文獻原文,建議查閱中華書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版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

“漢恩”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漢恩”指漢朝的恩典,常借代朝廷的恩典,多見于古代詩文。例如南朝宋鮑照《東武吟》中“出身蒙漢恩”,即表達對朝廷恩德的感念。

二、文學引用

  1. 南朝詩文:
    • 鮑照《東武吟》:“僕本寒鄉士,出身蒙漢恩”;
    • 江淹《恨賦》:“裂帛繫書,誓還漢恩”,均以“漢恩”暗喻君主的恩澤。
  2. 金庸作品:
    《天龍八部》中“胡漢恩仇,須傾英雄淚”一句,将“漢恩”擴展為民族間的恩仇象征。

三、引申含義

作為成語時,“漢恩”可引申為忠誠、忠心,強調對君主或國家的忠貞。

四、字義解析

五、注意區分

部分資料提到“漢恩”是奧地利氣象學家的名字,但此為人名,與詞語含義無關,需結合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百六公飽揚扒沙别開一格伯英才理騁懷遊目充诎春霆大風曲丹景萼跗反脣相譏泛棹封胡遏末輻湊符緯幹辣辣冠代海陸空合行吼雷花紗布花燭回二禍階教護皦然境遇金鴨踦頗繼躅眷委掘子軍口馬老秀才老爺子寮司列次麗史彌淪撇古平闆樵風跷身輕敏去失渠首肉芽撒豆成兵三分天下有其二詩負水麝四大家族宿仇歲竟吞鳳猬列下臨賢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