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貸宥的意思、貸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貸宥的解釋

寬宥,赦免。《後漢書·張酺傳》:“今議者為 瓌 選嚴能相,恐其迫切,必不完免,宜裁加貸宥,以崇厚德。”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一:“曲垂貸宥,實敢廻異。” 宋 李綱 《答賓勞》:“冀蒙貸宥,得歸故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貸宥”的漢語詞典釋義

“貸宥”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為罕見,其核心含義指寬恕、赦免(罪過)。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寬恕;赦免。 指對過失或罪行不予追究,給予寬容處理。
  2. 字義分析:

    • 貸 (dài): 本義指借入或借出財物,引申義有寬恕、饒恕(如“嚴懲不貸”中的“貸”即此義)。《說文解字》:“貸,施也。”段玉裁注:“謂我施人曰貸也。”在“貸宥”中取其“寬免、饒恕”的引申義。
    • 宥 (yòu): 本義即寬恕、赦免。《說文解字》:“宥,寬也。”《爾雅·釋言》:“宥,赦也。”其核心含義就是寬容、原諒罪過。
    • 組合義: “貸”與“宥”為同義複用,均表示寬免、赦罪,組合成詞“貸宥”後,其含義得到強調和加強,指寬大的赦免或饒恕。
  3. 文獻例證:

    •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可見使用。例如《後漢書·袁安傳》附《袁敞傳》中提到:“(張)俊獄當斷,而尚書谥議,以為‘明德慎罰’,宥過貸宥。” 此處的“貸宥”即指寬恕其罪過。
  4. 同義詞:

    • 寬宥、赦宥、寬恕、饒恕、原宥。
  5. 使用說明:

    • “貸宥”屬于書面語,且在現代漢語日常交流中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研究或引用古代文獻的語境中。其含義主要由構成它的兩個語素“貸”(寬恕義)和“宥”(寬恕義)疊加而成。

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貸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貸宥”意為寬恕、赦免,多用于古代文獻中表示對過錯或罪責的寬容處理。該詞由“貸”與“宥”組合而成:

二、文獻例證

  1. 《後漢書·張酺傳》提到“宜裁加貸宥”,指建議對某人減輕處罰以示寬厚。
  2. 南朝陶弘景《冥通記》中“曲垂貸宥”表達請求赦免的謙卑态度。
  3. 宋代李綱《答賓勞》中“冀蒙貸宥”則體現希望被寬恕的訴求。

三、用法與語境
該詞多用于正式文書或曆史記載,常見于請求赦免、減輕刑罰的語境,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屬于文言詞彙。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後漢書》《冥通記》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克白玉腴八神被褐懷珠背軍倍數兵欄測悟腸穿孔車耳澄怆赤龍春枕錯舛牒呈梵摩天非雲改蔔刮喇關白豪奸黃祚恚憤火輪船嘉鲂堅忍寄庫錦襖子景陽樛纏駒齒未落空心老大誇謾鍊格連闼潦淖靈燿攣蹇闾娵排除萬難裒斂侵割青松宅渠水三儒瘮人順慮竦峭台憲同調屯剝讬信王公大人萎餧下裡現形淆溷西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