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登遐的意思、登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登遐的解釋

(1).《墨子·節葬下》:“ 秦 之西有 儀渠 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謂之登遐。”謂死者升天而去。後因以“登遐”為對人死諱稱。《詩·大雅·下武》“三後在天” 漢 鄭玄 箋:“此三後既沒,登遐,精氣在天矣。”《三國志·魏志·文昭甄皇後傳》“有司奏請追諡”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雖夙年登遐,萬載之後,永播融烈。”《世說新語·文學》“ 孫子荊 除婦服,作詩以示 王武子 ” 劉孝标 注引《孫楚集》:“其詩曰:‘時邁不停,日月電流,神爽登遐,忽已一周。’”《晉書·後妃傳上·文明王皇後》:“奄然登遐,棄我何早!”

(2).特指帝王之死。《文選·劉琨<勸進表>》:“ 永嘉 之際,氛厲彌昏,宸極失禦,登遐丑裔。” 李善 注引 王隱 《晉書·懷紀》:“羯賊 劉曜 破 洛 ,皇帝崩於 平陽 。” 唐 柳宗元 《唐故秘書少監陳公行狀》:“ 德宗 登遐,公病痼,輿曳就位,備哀敬之節。” 宋 王安石 《謝知江甯府表》:“先帝登遐,既不獲奔馳道路;陛下即位,又未嘗瞻望闕廷。”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王文靖》:“上登遐時,命公與 文僖 同撰遺詔,因受顧命。”

(3).猶言登仙遠去。 晉 陸雲 《登遐頌》:“夫死生存亡,二理之已然者也。而世有神仙登遐之言,千歲不死之壽,其詳固難得而精矣。” 明 徐渭 《漁陽弄》:“文章自古真無價,動天庭 玉皇 親迎,飛鳧降鶴踏紅霞,請先生即便登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登遐”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

  1. 本義與喪葬習俗
    源自《墨子·節葬下》記載的儀渠國(今甘肅慶陽一帶)習俗:親屬去世後,焚燒屍體使煙氣升天,稱為“登遐”,意為靈魂升天而去。後演變為對死亡的委婉諱稱,如《三國志》裴松之注引“夙年登遐”即指逝去。

  2. 特指帝王之死
    自漢代起,“登遐”多用于帝王去世的尊稱。例如《晉書》記載晉懷帝崩于平陽時用“登遐丑裔”描述,唐代柳宗元《唐故秘書少監陳公行狀》中“德宗登遐”亦指唐德宗駕崩。

  3. 引申為登仙遠去的意象
    晉代陸雲《登遐頌》以“登遐”描述神仙飛升,明代徐渭《漁陽弄》中“請先生即便登遐”則借指文人超脫凡塵。此用法多含文學想象色彩。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登遐(dēng xiá)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具有多種含義。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登(dēng)和遐(xiá)。根據漢字的結構,登的部首是白手旁,遐的部首是辶。它們的筆畫數分别是12畫和14畫。 《登遐》這個詞來自于古代文學作品,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修行、追求或者升遷。在古代,登遐常常指登上高山或銀星、造訪尊貴之地,尋求更高的境界。這個詞同時也有神仙、仙人登天的意思,表達了脫塵而出、逍遙自在的境界。 在繁體字中,登遐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字形略有區别。古時漢字的寫法也有所不同,而我們現在使用的簡體字是在簡化過程中演化而來,更加便于書寫和識别。 以下是一個關于登遐的例句: 他在努力學習,希望能登遐,實現自己的理想。 組詞:登山、登記、登台、登堂、登高 近義詞:升遷、提升、晉升、飛升 反義詞:下降、堕落、低迷、失落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再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