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境的意思、封境的詳細解釋
封境的解釋
原指受封的境域,後亦泛指所守的地方。 漢 賈誼 《新書·階級》:“守衛捍敵之臣,誠死城郭封境。”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澧水》:“昔 充縣 尉與 零陽 尉共論封境,因相傷害,化而為石,東标 零陽 ,西揭 充縣 。”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 南柯 雖封境不遙,晨昏有間,今日睽别,寧不沾巾。”
詞語分解
- 封的解釋 封 ē 密閉,使跟外面隔絕:封閉。密封。封口。封存。封條。封貯。封面。封底。封鎖。封頂。冰封雪飄。封山育林。 用來裝信、錢等物的紙套:信封。賞封。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給予親屬或臣僚:封侯。封君(領有封地
- 境的解釋 境 ì 疆界,邊界:境界。國境。入境。出境。邊境。 地方,區域,處所:無人之境。佳境。環境。身臨其境。 狀況,地步:境況。順境。逆境。困境。事過境遷。境遇。意境。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封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曆史語境和現代用法兩個層面理解:
一、基本含義
-
古代含義
原指受封的疆域,即君主分封給諸侯或官員管轄的領地,後泛指所守衛的疆土。例如《新書·階級》中提到“守衛捍敵之臣,誠死城郭封境”,強調對封地的忠誠守護。
-
現代引申義
現多指封閉邊境或區域,禁止外人進入,常見于描述國家或地區因特殊原因(如疫情、戰争)采取封鎖措施。
二、用法與示例
- 曆史文獻: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記載兩縣官員因“論封境”争執,最終化為石像,标記疆界。
- 文學引用:
唐代《南柯太守傳》中“南柯雖封境不遙”,借封境表達地理分隔的意境。
三、總結
“封境”一詞兼具曆史性與現實性,既可追溯至古代分封制度,也適用于現代封閉管理的場景。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封境(fēng jì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封閉的領土”或“禁止進入的地方”。它的拆分部首是“封”和“境”,其中,“封”表示封閉或禁止,而“境”表示地方或領土。
“封境”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其繁體寫法為“封境”。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和現代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含義和用法沒有變化。
以下是一個使用封境的例句:在古代,帝王會封閉某些地區作為禁地,這些地方被稱為“封境”。
一些以“封境”為組詞的例子包括:封境之地、開封境土、封境禁地等。
“封境”的近義詞包括:禁地、限制區、禁區等。反義詞則可以是開放地區或自由地帶。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