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津逮的意思、津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津逮的解釋

(1).由津渡而到達。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懸巖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積卷矣,而世士罕有津逮者。”逮,一本作“ 達 ”。

(2).比喻通過一定的途徑而達到或得到。 清 鄂爾泰 《贈方望溪》詩:“六經治世非土苴,相期津逮闚垠涯。” 清 盧見曾 《<封氏聞見記>序》:“《年號録》《錢譜》二書并亡,唯《聞見記》獨存,然流傳絶少,故《稗海》《秘笈》諸刻罕津逮焉。”

(3).比喻引導(後學)。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二百年來通儒輩出,述作連楹,觀玩全書,瑜百瑕一,津逮來學,誠為有裨。” 清 王先謙 《<天祿琳琅>跋》:“仰見聖學博大,囊括萬有,足以津逮儒生,準繩百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津逮”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可從本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1. 本義:渡口與到達

    • “津”指渡口,是過河的地方。
    • “逮”指到達、及至。
    • 因此,“津逮”最原始的字面意思是“渡口和到達之處”,指涉的是由水路到達目的地所必經的路徑或關鍵地點。這個詞最早見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經注·河水二》:“懸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積卷矣,而世士罕有津逮者。” 此處“津逮”即指到達(石室)的途徑或方法。
  2. 引申義:門徑、途徑、引導

    • 由“到達目的地的必經之路”這一本義引申開來,“津逮”更常用的是其比喻義,指做學問、獲得知識或達到某種境界的門徑、途徑、方法或引導。它強調的是一種指引方向、提供入門之道的作用。
    • 例如,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一》中評價《困學紀聞》時寫道:“蓋學問既深,意氣自平,能知漢唐諸儒本本原原,具有根柢,未可妄诋以空言,又能知洛閩諸儒亦非全無心得,未可概視為弇陋,故能兼收并取,絕無黨同伐異之私,所考率切實可據,良有由也。… 故能津逮來學,垂為格範。” 這裡的“津逮來學”意為為後來的求學者提供了門徑和指導。
    • 現代漢語中,“津逮”一詞已不常用,但在一些學術性或文學性較強的語境中,仍可見其用于比喻學問的門徑、指引或階梯。例如,可以說某部經典著作是進入某個研究領域的“津逮”。

“津逮”一詞,本義指渡口和到達之處,引申為門徑、途徑、方法,尤其指學問或知識領域的入門之道、指引或階梯。其核心内涵在于引導到達目标或境界的必經之路。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津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1. 本義
    指通過渡口或河道到達某地,即“由津渡而到達”。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河水二》中描述懸岩石室“世士罕有津逮者”,即少有人能通過渡口抵達此處。

  2. 比喻義
    引申為通過某種途徑實現目标或獲得成果。如清代鄂爾泰的詩句“相期津逮闚垠涯”,即期望通過治學途徑探索學問的邊界。

  3. 引申義
    特指引導後輩治學的門徑。清代文獻如《郎潛紀聞》提到“津逮來學,誠為有裨”,強調其對後學的指引作用。

該詞融合了地理路徑與抽象方法,既可用于具體場景的“到達”,也常用于學術領域,強調治學途徑或引導後學的功能。

别人正在浏覽...

谙詳般剝薄室鞴蔽弁服邊果庇衛谄詐扯頭吃癟垂花門垂直觸蠻打扣第二性征東央西浼董正兒孫自有兒孫福反舌風調革退供桌宮紫關發鶴孤橫矛華林園抗捐崆峒老暌隔兩尺半流涕靡弱牡丹雖好,還要綠葉扶持幕胥淖湴農務袙腹叛軍貧索清陗人民币認旗日薪石湖仙嗜悅手筆纾回水泆順和司香竦魂駭目他娘挑中貼臉瓦苔物帛午月詳窺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