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界約的意思、界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界約的解釋

[boundary treaty] 兩國确定邊界的條約

詳細解釋

兩國為劃分疆界、明定界址或為消除邊界糾紛而共同締結的條約。亦用以比喻為劃分事權範圍而制定的某種法規。 梁啟超 《立憲九年籌備案恭跋》二:“今釐訂新官制,是無異為中央與地方劃定一新界約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界約是漢語複合詞,由“界”與“約”組合而成,特指國家間為劃定領土或管轄範圍邊界而籤訂的正式條約或協議。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字義溯源

    • 界:本義指地域的劃分、疆域的邊線,《說文解字》釋為“境也”,引申為不同領域的界限。
    • 約:意為共同議定的條款,《周禮》注“約,言語約束”,強調雙方合意形成的規範性文件。

      二字結合後,“界約”專指以書面形式确立領土邊界的法律文件,具有國際法效力。

  2. 法律屬性

    界約屬于國際條約的細分類型,需經締約國正式籤署并經法定程式批準生效。其内容通常包括:

    • 邊界走向的精确描述(如經緯度、自然地物标志)
    • 附屬地圖的法律效力認定
    • 邊界管理及争議解決機制

      例如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明确劃定了澳門與廣東的陸上界限,是近代中國首份嚴格意義上的界約。

  3. 權威定義參考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

    界約(jièyuē):國家間籤訂的劃定邊界的條約。

    此定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商務印書館出版,代表漢語規範性解釋。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6.)

  4. 曆史與當代應用

    界約的籤署常伴隨實地勘界、樹立界碑等行動。現代界約更注重技術規範性,如2021年《中緬邊界管理與合作協定》補充條款,運用衛星定位技術細化邊境管控标準,體現傳統法律文書與現代科技的融合。

說明:因未檢索到可驗證的線上權威詞典鍊接,釋義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紙質版标準定義,建議讀者通過官方出版渠道查閱原始文獻以獲取完整權威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

“界約”是一個法律及政治術語,主要含義如下:

1.基本定義

指兩國為劃分領土疆界、明确邊界線或解決邊界糾紛而共同籤訂的正式條約。其核心功能是确立國家間的領土主權範圍,具有法律約束力。

2.擴展解釋

3.比喻用法

在非地理語境中,可引申為“劃分權責範圍的規則”。例如梁啟超曾用“界約”比喻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劃分(“今釐訂新官制,是無異為中央與地方劃定一新界約也”)。

4.相關詞彙


說明:以上解釋綜合了詞典定義、曆史案例及引申用法。如需了解具體條約内容,可查閱《國際法》或相關曆史檔案。

别人正在浏覽...

暧昧寶籍備誡編修哔剝擯放冰鬥冰消不期而然不踰矩殘刑層複暢外誠節赤蜃杵糠觕砺大氣保溫效應東京夢華錄豆腐花趓樓發迹變泰奉攀馮異恭密貢雉貫盈海客漢碑橫絲後溲潔身自愛驚懾距國菌蠢連枷鯪鱧靈潤論議木客大冢欠債七家茶人五人六兒三窩兩塊生擒深求谥寶守府瞬目順則素脩太煞讨力騰掉天主教聽窗銅鋪王濟癖午茶相知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