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品庶。衆人。 漢 班固 《車騎将軍窦北征頌》:“援謀夫於末言,察武毅於俎豆;取可杖於品象,拔所用於仄陋。”
(2).事物的品類,式樣。 清 孔尚任 《十四晚同蘇耳鼎寅丈步月》詩:“前門輦路塵沙軟,小市燈竿品象多。”
“品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指衆人或品庶
源于漢代班固《車騎将軍窦北征頌》中的“取可杖於品象”,此處“品象”代指普通民衆,強調群體的廣泛性。
指事物的品類與式樣
清代孔尚任在詩句“小市燈竿品象多”中,用“品象”描述市集物品的多樣性和形态特點,引申為事物的分類與外觀特征。
部分現代語境中(如、6),該詞被擴展為個人或組織的綜合形象,涵蓋品德、儀表、行為舉止等内外素質。例如形容某人“品象端正”可指其道德修養與外在氣質的統一。不過這一用法尚未被權威詞典廣泛收錄,可能屬于特定領域(如品牌管理)的引申表達。
品象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品和象。品在字典中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與産品、品質等相關的意義。象在字典中也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與形象、形态等有關。
品的部首是亻(人),象的部首是豕(豚),拆分後的筆畫分别是3畫和12畫。
品象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說文解字》。在《說文解字》中,品象的意思是評價事物的好壞或優劣。後來,這個詞的意義擴展為形容事物的形象和形态。
品象的繁體字是「品相」。
在古代,品象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沒有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記錄,我們無法确切知道古時候漢字寫法。
1. 這個産品的品象非常好,質量可靠。
2. 這個畫家擅長描繪人物的品象,畫作栩栩如生。
品相(pǐn xiàng):形容事物的外貌和形态。
品質(pǐn zhì):用來評價事物好壞或優劣的特性。
品德(pǐn dé):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範。
品味(pǐn wèi):對事物的審美、欣賞和好惡的品質。
品評(pǐn píng):評價、評論某事物的質量或特點。
形象、特質、特色、特點
次品、丑陋、低劣、不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