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包藏禍心的意思、包藏禍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包藏禍心的解釋

[harbor evil intentions;hide malicious intents] 禍心:害人之心。心裡藏着壞念頭

瞧這家夥鬼鬼祟祟的樣子,準知道他包藏禍心

詳細解釋

暗藏着不可告人的壞心。《左傳·昭公元年》:“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将恃大國之安靖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讨武曌檄》:“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明 劉基 《郁離子·子僑包藏禍心》:“己則不慎,自取污辱,而包藏禍心,以陷其友,其不仁甚矣。” ********* 《法6*西6*斯作風的罪惡》:“前者是無知,尚情有可原;後者卻是包藏禍心,罪無可恕。”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包藏禍心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成語“包藏禍心”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為bāo cáng huò xīn,意為表面上不露聲色,内心卻暗藏害人的惡意。其中“包藏”指隱藏、包含,“禍心”即害人之心。


二、出處與典故

源自《左傳·昭公元年》:
春秋時期,楚國公子圍借迎娶鄭國公孫段之女的名義,率兵駐紮鄭國邊境。鄭國大夫子産識破其陰謀,指出楚國“包藏禍心”,意圖借機攻占鄭國。最終鄭國加強防備,迫使楚軍放棄計劃。


三、用法與示例

  1. 語法:動賓結構,多作謂語、賓語,適用于書面語境。
  2. 示例:
    • 駱賓王《讨武曌檄》批評武則天“猶複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 形容表面友善實則陰謀害人者,如“合作方看似誠懇,實則包藏禍心”。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延伸知識

此成語強調“外善内惡”的隱蔽性,常用于揭露僞善或政治權謀場景。其典故體現了古代小國在大國博弈中的警惕與智慧。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包藏禍心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指隱藏着壞心思、不良動機或惡意企圖。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包」和「心」。「包」是象形字,表示用東西包裹起來;「心」是指人的心思。 關于包藏禍心的來源,據說最早見于《三國志·蜀書·德政志》,其中形容了劉備的心機狡詐,帶有不良動機。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些差别,但具體的寫法我暫時無法提供。 關于包藏禍心的繁體字,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包藏禍心的例句: 1. 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和藹可親,但實際上包藏禍心。 2. 這個人經常做些冷嘲熱諷的事情,可見他内心包藏禍心。 3. 小明雖然嘴巴很甜,但我覺得他心裡包藏着不好的意圖。 一些相關的詞語可以組成例如「包藏心機」、「心機深重」等。 近義詞方面,可以考慮「心機深沉」、「不懷好意」等。 至于反義詞,可以考慮「坦蕩誠實」、「無心機」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滿足你的要求!如有其他問題,隨時提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