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 楚莊王 之姬。 樊姬 曾谏止 楚莊王 狩獵,使勤于政事,又激 楚 相 虞丘子 辭位而進賢相 孫叔敖 , 楚莊王 賴以稱霸。事見 漢 劉向 《列女傳·楚莊樊姬》。 唐 元稹 《楚歌》之四:“懼盈因 鄭曼 ,罷獵為 樊姬 。” 唐 周昙 《樊姬》詩:“側影頻移未退朝,喜逢賢相日從高。當時不有 樊姬 問,令尹何由進 叔敖 。”
樊姬是春秋時期楚莊王的王後,以賢德著稱,其事迹主要記載于漢劉向《列女傳·楚莊樊姬》。以下是關于她的詳細解釋:
身份背景
樊姬為樊國公主,因政治聯姻嫁于楚莊王,後成為正宮夫人。她以美貌與智慧聞名,被後世譽為“中國曆史上三大賢妃之首”。
勸谏楚莊王
舉薦賢才
樊姬識人善任,曾指出宰相虞丘子任人唯親,并推薦賢士孫叔敖為相。孫叔敖輔佐楚莊王改革内政,使楚國國力強盛,成就“春秋五霸”之業。
曆史評價
唐代張說稱“楚國所以霸,樊姬有力焉”,《列女傳》贊其“薦進美人,與己同處,非刺虞丘,蔽賢之路”,凸顯其大公無私與政治遠見。
文獻記載
其事迹主要見于《列女傳》,後世詩詞如元稹《楚歌》、周昙《樊姬》等亦提及她的貢獻。
樊姬以賢德與智慧輔佐楚莊王,是古代後妃參政的典範,對楚國崛起起到關鍵作用。
【别人正在浏覽】